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人富不富?为何“偏爱”小户型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29 14:49:1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据《建筑时报》报道: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强调,“小户型是中国住宅必须发展的方向,日本集合式住宅是小户型的典范”。纵观日本集合住宅的建设现状,专家从中归纳出日本小户型住宅的一些主要特征,希望对我国住宅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到现在仍为日本城市住宅主流 日本小户型住宅起源于战后伊始。当时,日本的1700万户中约有420万户缺房,为了在短期内缓解住房短缺的问题,日本政府建造了大量集合住宅,其中大部分为面积在40—90m2不等的小户型。新一代建筑师们提出了nLDK型方案,即以L(起居室)、D(餐厅)和K(厨房)为住宅的基本要素,以起居室为中心,布置各房间,连接n卧室。这种类型的住宅通过标准化构件的设计和推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降低了造价,使大量生产和普及推广成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宅紧缺问题。由于卧室面积和个数的可变,可衍生出不同的类型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很受居民们的青睐,这一形式直到现在仍为日本城市住宅的主流。 适合2—3口人的核心家庭模式 目前,日本集合住宅由政府、“住宅公团”及开发商进行开发,多为租赁形式。除市中心的部分高层住宅外,以低层和多层为主,呈现低层高密度的特征。日本小户型集合住宅主要为大城市中的工薪阶层和青年家庭服务。此类住户的基本家庭结构为2—3口人的核心家庭模式,因此,三室户成为集合住宅的主流户型。为节约土地、争取较高的容积率,日本集合住宅的户型平面多为瘦长型,总面宽较小,三室户为8m左右,而进深相对较大,11m—13m左右(不含阳台和走廊)、户型面积一般较小,在不计阳台、外廊等公共面积的情况下,三室户面积为80m2左右。 户型相当合理 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而今,其住宅平面和户型结构设计已逐步趋于成熟。大进深、小开间的矩形平面节地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带来套内自然采光、通风不好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一般会把对自然采光通风要求不高的卫生间、厨房、贮藏室等放在中间暗的地方,采用水平式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而将客厅、卧室等布置在靠外墙一侧。在平面布局上,日本的集合住宅由于外廊式结构,多从北侧入户,户门往后退2m左右,与公共外走廊中间形成一个“小院子”,水、电、煤气表均设于此,方便查抄。户型平面呈“十字形”,即:户型中间为走廊,入户后设鞋柜、衣柜;顺道往前,卧室靠近住宅入口附近,沿走廊两侧布置,并不强求南向;住宅中部一般为卫浴空间和厨房(厨房不要求必须对外开窗);起居室则位于最南端,一般与餐厅相连,共同构成餐起空间;和室作为日本特有的第二起居空间,一般与起居室相邻设置,推拉门可以打开、摘下,其空间可间接采光而不必直接临窗,从而节省了面宽,空间得到高效利用。 餐厨相连、餐起相通 日本的饮食习惯清淡,烹饪以蒸煮、凉拌为主,很少作煎炒等油烟较重的菜肴,因此,其厨房多为开敞式与半开敞式,半开敞式的厨房通过窗与餐厅及餐桌相连,方便传递食品、物品,与客厅也很相近,这样的设置保证了使用上的相对独立,又可以使空间在视觉上连为一体,便于主妇在做饭的同时照顾到在起居室的家人和在阳台玩耍的儿童,实用的基础上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 小卫生间能放洗衣机、浴盆等 日本户内卫生间常按使用功能细分为洗浴、化妆、如厕三个各自的独立空间。一般的情况,日本的一户住宅内只设一套卫生间。如厕空间面积较小,常为1m2左右,内部仅设一恭桶和一小型洗手池。有时,洗手池与恭桶的水箱合为一体,进一步节省了空间。洗脸间内设洗手盆与洗衣机,一面与浴室相连兼作浴室的更衣间,一面和厨房相近或穿通,成为家务室,使劳动流线近便。日本人重视洗浴,淋浴花洒和浴盆同在一个空间里但分开设置,形成独立湿区。日本人一般先淋浴后泡澡,洗浴时间很长,但因浴厕分开置、减少了相互干扰。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