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汉字三千年”巡展在日本开幕 众多国家一级文物亮相东京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日本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9 20:27:0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东京富士美术馆名誉馆长原田稔在开幕式上致辞时(图片摄影:郑瑾) 人民网东京10月18日电(孙璐 郑瑾)18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办,黄山美术社策划实施的“汉字三千年”大型文物巡展于东京富士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400余位中日各界嘉宾和国际友人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记载了中国的历史变迁,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承沿用至今的汉字不仅是语言交流的符号,也是沟通中国、日本等东亚文化圈国家文化的纽带。程大使表示,此次展览中方提供了从甲骨文、青铜器到碑帖、拓片、古籍等不同年代、不同门类的珍贵展品。相信必将使众多观众亲身感受到中日两国相近相通的文化底蕴,从而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 东京富士美术馆名誉馆长原田稔致辞时谈到,此次展览着眼于两国相通的文化-汉字,选自中国6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110件(组)展品参展,其中一级文物将近20%。他希望通过展出来传递汉字的历史内涵、艺术魅力,让大家感受汉字的精妙之处,体会汉字中的神奇智慧。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通过致辞向在场人士介绍到,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地域的文明中断,文字湮没。唯有汉字,从诞生以来,历经数千年岁月沧桑,至今仍被使用。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大放异彩。他表示,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交流的纽带,也一直是中日两国两千年文化交流的见证。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汉字是东亚国家共同的文化基础。直至今天,日本、韩国重要的仪式仍旧使用汉字。尤其是日本,使用汉字的频率和比例极高,还曾在近代为汉字贡献了许多新的词汇。回顾中日两国交流的历史,如果没有汉字,中日两国长期以来交流的历史就无从说起。从遣唐使到清朝的留学生,是汉字孕育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可以说,汉字不仅是全球罕见的珍贵文字,也是中国和日本共同的文化至宝。 据悉,此次汉字展是日本首次系统性展示“汉字”的展览,当中包括23件中国一级文物。自2016年10月20日至2017年9月10日,将在东京、京都、新潟、宫城、群马等地进行日本全国公开巡回展出。本次展览共分两个篇章,第一部分为“汉字的历史”,展示了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其中包括带有汉字的秦始皇兵马俑等国宝级文物;第二部分为“汉字的美”,展出了赵孟頫、文征明等书法大家的名作。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专访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军。他谈到,此次一级文物出展占比将近20%已经是海外出展法律规定的最上限,也说明了此次巡展的受重视程度及重要性。展品中既有反映汉字源流的出土文物,也有博物馆收藏的历代名家传世书法墨迹及碑帖等,以丰富、珍贵的文物再现汉字的历史与美学。通过汉字三千年的历史,说明并展示了汉字在各地文化发展中起的重要作用。王军特别推荐了此次展览中的亮点文物,包括被学界鉴定的最早的中国文字-牛胛骨卜辞、最好的海关的文书-鄂君启节以及武则天的除罪金简等。 汉字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记载了历史。主办方希望通过此展,让更多的日本民众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和深远意义,为加强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增进相互了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