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为什么一个中国好品牌却被西方人贴上日本标签?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9-23 15:27:3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作者:史梦 中国品牌被贴上日本标签,是西方市场对“日本品牌才代表东方及亚洲最高水平”的鲜明烙印。因此,当中国一些与众不同的的科技产品快速向全球渗透时,常常天然地被误认为来源于日本。就如同,当年越符合欧美人审美和价值标准的中国人,越被认为是“日本人”。 “畅销全球的大疆无人机在国外不少地方,都被别人以为是美国品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出口电商运营公司高管说。 这样的尴尬是一柄双韧剑。一方面说明中国产品正在世界舞台闪亮登场,以创意设计、科技含量赢得赞誉,中国制造已全方位转向中国智造甚至中国创造;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品牌还缺少集团军的力量和品牌意识,还意味着过去日本科技、时尚品牌的渗透力之强大和现在中国崛起之间的客观矛盾。 8月底,全球最大的可穿戴社群“我们是可穿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时尚的未来”国际大会。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零售集团百思买、美国最大的时尚品牌集团之一FOSSIL以及众多知名时尚科技公司代表450人参加了这一业界盛会。由中国互联网人王洁明和意大利“珠宝诗人”Maco Dal Maso于去年10月在米兰发布的时尚智能珠宝TOTWOO在大会最受瞩目的T台秀环节里,由最后的一名压轴模特佩戴出场,闪耀全场。 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时,在主持人向数百观众介绍产品时,没提意大利,更没提中国,却把它介绍为“这是从日本远道而来的品牌”。 以大疆、华为、小米为代表的中国智能产品正逐步崛起,与国际品牌争夺全球市场。在海外更细分的“FASHION-TEC”(时尚科技领域),源自北京,善用全球资源的TOTWOO的出现,无论是时尚度和功能性都能与美国RINGLIY的智能戒指、英国VINAYA的智能珠宝媲美。甚至在更多人眼中已经超越。比如这次大会。但很多西方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东西和中国无关。如是亚洲,必是日本。毕竟日本电子消费有索尼,时尚有三宅一生。怎么可能是一个中国品牌引领全球时尚科技的潮流? 尽管它就是个事实。 今年4月底,TOTWOO在欧美时尚圈掀起搭配潮流,上线欧美最大时尚搭配社区POLYVORE仅三个月,全球各地的时尚达人用它来做搭配的原创图片超3000幅,官方发出的每一张图片的点赞热度远超过多个国际大牌,成为最受欢迎的时尚新品;去年11月,它发布没多久就在米兰获得第十届意中基金会“中国奖”,成为这个PRADA、法拉利、MAXMARA等诸多大牌获过殊荣的权威机构颁出的最年轻的品牌奖项。 俄罗斯卫星网认为TOTWOO将是已有的是可穿戴设备的强劲竞争对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智能珠宝品牌,它以高科技丰富了珠宝本身,让首饰不只是漂亮那么简单,而是拥有让金属和石头变“活”了的全新产品体验。 在FACEBOOK,INSTAGRAM上可以查到TOTWOO被很多西方时尚博主在晒。但有不少人,就把它称为“AMERICAN BRAND”美国品牌。 TOTWOO王洁明:中国品牌出海要善于运用全球资源 TOTWOO创始人王洁明说,至今他没有联系上现场的主持人。但他说,当时主办方是在社交媒体上看了他们产品后再与他联系。同时,他也发去过品牌介绍。最终被介绍为日本品牌,他觉得很费解。 “我们在海外运营中国智能品牌时,会故意把中国背景隐去。”那位出口电商运营高管如是说。“其实,中国产品是质量已经相当不错。但多数西方人对中国品牌还有很大误解。智能产品尚且如此,时尚品牌就更难了。” 在“时尚的未来”国际大会上,主持人将TOTWOO误认为是日本品牌,客观上说明中国品牌需要整体力量的崛起。 从过去的OEM到现在的自有品牌,中国品牌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但必须要看到差距,在整体力量偏弱时,单靠少数品牌难以支撑整个国家的品牌力量。在今天,当一些陌生的中国品牌闪耀全球时,很多人依然会下意识地认为这和中国无关。让世界认识到中国的创新将会是未来的主角,是件任重道远的事。 曾在欧洲工作数年的心有灵犀科技创始人兼CEO王洁明表示:“尽管TOTWOO是中国和意大利合作的国际化产物,但它就是万物互联时代中国智造的品牌。当年的日本也曾有过这样的品牌崛起时期。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对全球资源的巧妙利用,以及互联网的发展,这个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向世界证明它的魅力。” 把中国品牌贴上日本标签,西方人犯下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但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中国品牌的进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用集团军的力量扭转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再认识,为中国贴上创新的标签。刚刚结束的纽约时装周的T台上大量中国品牌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很显然,输出品牌和输出产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在西方输出中国品牌时,要更善于运用全球资源,使用西方人能广泛接受的沟通语言和品牌理念。在这方面,多数中国品牌还需要深入地学习。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图片来源:钉科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