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多轮顶层规划下的日本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8-16 13:19:5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全球人口承载量最大的城市区域之一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东京及其周边所承载的人口规模高达3600万之多,其都市圈规划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思考借鉴。 日本共进行了五轮“全综”规划,每一轮都是典型的顶层规划,通过供给管理有针对性地化解发展中不断产生的结构性问题,整体上助益于焕发经济活力。 第一阶段 :1947—1973年期间,日本经济经历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年均增速在9%以上。上世纪60年代前后,日本重化工业高速发展,沿海工业带形成。基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提出的“太平洋工业地带构想”引发太平洋沿岸与非太平洋沿岸之间的矛盾。1962年,以地区间均衡发展为目标,日本开始进行全国性综合开发计划(简称“一全综”),通过规划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四大工业基地在地方层面的扩散,试图达到缩小收入差距、区域差距、实现国土均衡发展的目标。 第二阶段 :1969年日本通过第二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简称“新全综”),在发展相对稀疏的地区,规划建立了大工业基地、大型粮食基地和大型旅游基地,推动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向太平洋沿岸集中。“新全综”囊括通盘的网络规划(包括信息通信网、新干线铁路网、高速公路网、航空网、海运网等)、产业规划(包括农业基地、工业基地、物流基地、观光基地等)和生态环境规划(包括自然保护、人文保护、国土保护、资源适度开发等)。通过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成功连接“城市点”,实现了“城市面”的战略性整体开发。 第三阶段 :1977年日本以“三全综”主要对居住问题进行顶层规划,以同时推动历史及传统文化复兴、自然与生产生活和谐、抑制人口与产业向大城市集中等为规划内容,建立新的生活圈,为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培育良好环境,地方经济得以振兴。 第四阶段 :1987年日本的“四全综”以分散型国土开发规划和交通网络规划相配合,以顶层规划有效缓解了东京发展极化问题。“四全综”是加速日本“后工业化”进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土规划的基础上要求全面铺设交通网,建立“全国一日交通圈”;全面铺设通信网,切实提高各个中心的连接能力;全面铺设物流网,以高效的物流服务加强中心之间的连接;在广域、圈域内同时建立社会治理网络,全面防范社会安全问题。可以说,“多规合一”的顶层规划推动和保障了日本多中心的过渡和实现。 第五阶段 :1998年全国综合开发计划是由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转变,在既成规划网络和布局基础上,以行政、居民、志愿者组织、民间企业为合作规划的综合主体,进行了生产生活环境的全面提升。 (贾康 苏京春)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