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植物百年匠心神作 在中国居然有人做得更细

作者:苏畅 文章来源:四川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6-10 6:32:4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四川在线消息 (记者 苏畅)


提及园艺的匠心,不得不说日本。


关于霓虹国对植物、园艺的驾驭,


我们从枯山水 开始说。



众所周知,枯山水是为适应日本地理条件限制而改造的缩微式园林景观 。枯山水因其无水而喻水,因无山无水而得名,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


但是,日本对于园艺和植物的最高水准,首推明治神宫。


1912年宫内厅在京都伏见勘定土地,修建明治神宫。为了营造其中的植物—也就是神社林,本多静六和弟子本乡高德、上原敬二策划了前无古人的植物方略。


一般来说,神社林大多以杉树为主,但本多却打破常规,选择槠、栎、樟、楠等常绿乔木。他的方式是自然更新。



内苑的所有树木,荣枯盛衰都经过严密计算。 按照计划,第一次林相的主树是松树,这是为了保有神宫初建时的威容与景致,数十年后的第二次林相,树林最上层的松树大致开始枯萎,变成成丝柏、花柏、扁柏等针叶树支配树林最上层。第三次林相是百年后由橡、栎、槠等常绿乔木占上风。第四次林相则在一百五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这时应该会出现常绿乔木的天然林,其他树木都会消失。


目前已过了百年,树林的成长与树木种类的增减完全按照当时的计划进行。只是树林的进化速度稍微快了些,而且利用野鸟传播种子的棕榈也在逐年增加。这是因为当地气温逐年增高,加上都市上空特有的热气所致。



本多的计算令人令人叹为观止。据1970年的调查,在明治神宫内苑内种植有247种大约17万棵树木,如今已成为日本“永远的森林”。


除了年份上的精确考虑,其另外一个特点是根据气候四季的变化,也会随之呈现不同风貌。


四月樱花盛开、五月群树新绿欲滴、六月喜迎菖蒲花、七月七夕祭,孩子们在纸捻上写下愿望,悬挂在竹叶上;九月南池的睡莲盛开、十月下旬至十一月明治天皇生日庆典期间,各种传统艺能都集中在这时期上演,直到十一月菊花展……





[1] [2]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