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开在寺庙里的幼儿园,给日本带来了全世界最高的识字率

作者:龍昇 文章来源:腾讯《大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5-27 13:23:5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作者:龍昇(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出版过长篇小说《血色炼狱》、《日籍华人》等。)


你到京都观光时可能会走进一些古老的寺院,也许会在某座寺院里看到许多衣着整齐划一的学龄前儿童在玩耍。你可能在日本大商业都市仅是购物时途经寺院,偶然看到后者拽着前者衣角的一队儿童,在寺院进进出出。看到那种有趣的事情和景致,你会想那么大点儿的小孩子上寺院里干吗去?你再仔细看看,会看到那寺院里有座幼稚园或者保育园(托儿所)。


我也曾好奇过,住得久了便习惯了那道景致。比如曾在东京住家附近的增上寺内就有家幼稚园,叫作明德幼稚园,比如现在福冈住家附近的光薫寺内就有家保育园叫作光薫寺保育园。增上寺幼稚园的介绍写着:明德幼稚园,于大正14年(1925年)由净土宗大本山增上寺创立。作为现代的寺子屋而建的明德幼稚园,基于佛教精神,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现在更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努力。介绍文中的“全人教育”是教育学者、东京玉川大学创立者小原国芳提倡的一种教育理念。而文中的“寺子屋”则可告诉我们为什么日本有许多寺院里会有幼稚园或者保育园。



寺子屋,也有手习所或手习塾之称,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一种民间教育设施,以平民子弟为对象,以“读”“写”“算”(读书、写字、珠算)和基本道德为教学方针,教师则由僧侣、神官或流浪武士担任。寺子屋起源于很早的寺院教育,它经历了只收贵族子弟、武士子弟的过程,到战国时代初期的文明年间(1469—1486年)开始出现接受平民子弟的寺院教育,同时出现了寺子屋一词。到江户时代,由于世道和平,工商业发达,教育上除去断文识字,更增加了记账、作表、打报告的需求,那种“读”“写”“算”兼学的寺子屋便因之发展起来,江户初期在江户、京都等城市普及,其中京都、大阪和西日本地区多称寺子屋,江户(东京)等地也有称手习所或手习塾的。寺子屋在江户中期普及到了农村渔村,而江户后期的寺子屋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发展出两万家,更精确地统计说是有16560家。


日本江户时代教育的三大支柱是藩校、私塾和寺子屋。培养藩士子弟的藩校由各藩所建,小则一藩一校,大则一番多校,全国大约有255校,最高学府是幕府直辖的“昌平坂学问所”。教学内容也是以读写为中心,读是通读四书五经,写是习字,包括汉字和假名,江户后期则加入了诸般武术和“兰学”(西洋医学及数理化等)。私塾是家塾,但多有藩主支持,经营者和老师多是儒学者、武士,也有富农和新兴的工商业者,全国大约有1500座私塾,其中江户后期的私塾教学内容为汉学、国学、洋学兼具。塾主多是各学皆通的大家,比如有名的佐久间象山的“五月塾”、吉田松阴的“松下村塾”、胜海舟的“神户海军塾”等。以武家藩士子弟为主的藩校、私塾包括初级中级高级教育,而接受平民子弟的寺子屋则普及了初级教育。以那16560家寺子屋和今日全日本大约22500所小学(国立、公立、私立小学的总数)作个比较,也是很惊人的,寺子屋的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数量的女性,由于它的存在,江户末期日本的识字率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准,其中1850年统计的就学率高达70%-86%。



寺子屋


寺子屋使用的教材多是有固定格式的书信往来,叫作“往来物”,比如“庭训往来”“商卖往来”“百姓往来”等多达数千种。“庭训往来”涉及面从衣食住行、士农工商、地理常识、各地特产、疾病种类治疗预防、一般教养,直到年中行事、司法行政,包罗万象,颇似一部小百科书;“商卖往来”读的写的是货币、商品、交易及账面作成;“百姓往来”(日本称农民为百姓)讲的是农业生产、牛马饲养、衣食及纳税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字。


在寺子屋读书的孩子叫寺子,给老师的见面礼和所交学费,少部分是缴纳少量金钱,大多数是送些赤豆饭、米、酒和点心,甚至有小部分是免费的,因此平民子弟和农民子弟也有能力入学。上寺子屋读书的孩子年龄在6到13岁之间,其中八九岁的为多,但农户在农忙季节会将更小些的孩子寄托在寺子屋中照管。


1867年底封建的幕府制度被推翻,1868年1月明治新政府成立。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维新政府颁布了学制、兵制(征兵令)、税制(地租改正)三大改革政策。学制率先于后两制一年的1872年颁布,它希望“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要求“6岁以上的男女儿童都要接受小学教育”。学制改革是建立近代的大、中、小学制度,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大多藩校变成了高等学校,而寺子屋有校舍和师资的既有条件,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包括小学的初等学校和老师。寺子屋变成小学(少部变分成初中),在都市部完成得很快,在少数农村遭到了抵抗而保留了数年,但终因那改革是强制的而最后消失了。


1872年颁布的学制改革中有“幼稚小学”一条,它算小学的一种,是未满6岁的儿童接受教育的设施。但是这种设施是几年后才出现的,而且名字定成了幼稚园:1875年(明治8年),官办的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今“お茶の水女子大学”的前身)设立;次年,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稚园设立,是为日本最初的幼稚园。幼稚园设施最早出现在欧洲,1840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将他三年前创办的学龄前儿童的智力游戏活动机构起名为Kindergarten。日本人觉得这个词有“幼儿之庭”和“幼儿之国”的意思,便将它译成了“幼稚园”。


三大改革政策颁布之前、明治新政府成立的当年,发布了“神佛分离令”,它的本意是将有千年历史的“神佛习合”信仰体系中的神道与佛教分离开,最后却发展成了为期数年的“废佛灭释运动”,使得部分佛寺全毁,多数寺院的佛像、佛具被毁,僧侣转职为神职人员。而就在“废佛灭释运动”结束的1901年,枥木县足利市的鑁(zōng)阿寺开设了一家幼稚园,叫作足利幼稚园。



足利幼稚园,摄于1909年


足利市今有两大日本国家级的历史遗迹,一处是成立很早、后成为足利藩藩校的足利学校,它曾是除去东京的关东地区的最高学府,今日原样保存着入德门、校门、杏坛门、孔子庙、书院、图书馆、宿舍等建筑物。另一处便是既为寺院也是名城的鑁阿寺了。1897年,25岁的山越忍空担任了鑁阿寺第42代住持。他在鑁阿寺最初几年是在整理劫后余生的土地、建筑物和佛具,待整理得有模有样时,他想到了教育。



鑁阿寺


足利,本是日本丝织业发达地之一,那里有不少家庭主妇参加到丝织劳动中,她们没有时间对已能说会跑但不够入小学年龄的孩子进行培育,便请了从偏远地区为挣钱而来的人做保姆代管孩子。那些保姆们常带着孩子就近地来到鑁阿寺玩耍。时任住持的山越忍空看到了孩子们在偌大的寺院境内自由奔放地玩耍,也看到孩子们的举止无礼,更听到孩子们使用的语言粗俗不堪,于是他想到了教育,于1901年在寺院境内建立了足利幼稚园,自任园长,请来知识女性担任老师。足利幼稚园是枥木县首座私立幼稚园,也是日本第一批寺院办幼稚园中的一座,今年是其建园115周年,正在修建现代化的新园舍。


寺子屋在明治维新的学制改革中转化成了小学校,而寺子屋在农闲时期的托管幼儿的作用则很像后来的寺院办幼稚园的雏形。日本幼稚园接受的满3岁未满6岁的儿童,将3、4、5岁的儿童分为“年少”“年中”“年长”三班(相当中国的小、中、大班),在园时间大约是早9时到午后2时。保育园接受半岁到6岁的孩子,托管时间可从早7时到晚间。日本寺院多见幼稚园和保育园的原因,除却寺子屋的历史渊源外,还因它有宽绰的庭院、幽静的环境,适合幼稚园、保育园的营造,寺院属于宗教法人,它另外申请一个学校法人或社会福祉法人资格,便可经营幼稚园或保育园,根据“学校教育法”和“社会福祉法”的规定,享有多种减税或免税待遇(文首提及的东京增上寺明德幼稚园是学校法人,福冈光薫寺的光薫寺保育园是社会福祉法人)。稍加留意,除却寺院,你会发现日本许多神社中也设有幼稚园、保育园,原因大概也与上同。


今日日本,寺子屋在寺院中已罕见,但它的名称和精神仍存于社会中,比如有许多私塾尤其是升学补习学校就以寺子屋命名,有的寺子屋专门讲授孕妇产妇须知,东京浅草寺子屋除却提供观光情报,还讲解历史文化,举办花道茶道讲座……寺子屋的形式和精神还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寺子屋运动”推向发展中国家。


…………………………


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