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的“彼岸”和中国的“清明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china.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4-14 12:48:2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的“彼岸”和中国的“清明节”


最近我的姑父去世了。他在日本的商社里工作了多年。也不知为何我们野岛家族在商社或银行上班的人还挺多。也许因为我祖父曾经是明治时代的经济界大佬,开设过几家银行的缘故吧。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之下,成为一名报社记者、整天忙于写书的我显然是个异端,被家里人视为古怪的家伙。


但是我这个姑父是很爱读书的知识分子,每次我有新书出版了他都买来读,还送我一些小礼物以示祝贺,或者请我吃饭。在日本社会,亲戚关系已经变得非常淡薄,我们野岛家族也不例外。所以对我来说他是为数不多的和我关系亲密的亲人之一。


去世的原因是脑梗塞,突然就走了。享年已经超过80岁了,对于去世的消息并不感到太意外,那段时间我刚好在国外出差,没能出席他葬礼,但参加了"四十九日"(末七),在日本这是除葬礼之外最重要的悼念仪式。近来在日本,人们不太重视"头七"这个日子,没什么特别的祭奠活动。


日本的“彼岸”和中国的“清明节”


姑父的"末七"在3月末举行,墓地附近的会场聚集了很多扫墓的人。一问墓地的负责人才知道,原来当天是"彼岸 "( 注:彼岸,以春分或秋分为准,前后为期一周的期间。日本人在这期间扫墓,悼念已故亲友。是一种源自佛教的习俗。)在日本"彼岸"期间人们去扫墓。对日本的这些习俗不太熟悉的我原来一直误以为"彼岸"就是中国的清明节。但是仔细查了查资料后才知道,24节气之一的"清明"和源自佛教的"彼岸"基本上没有任何关系。


所谓"彼岸"的概念,是基于生活在充斥着烦恼和迷茫的世界"此岸",也就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们,能够通过种种修行抵达"顿悟"的世界,即"彼岸"的境地。扫墓,是一种修行。本质上来讲,日本的"彼岸"不是为了死者,而是为自己所做。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另一方面,中国人为什么在清明节这一天去扫墓我也不是很清楚。原本是为了表达对先祖的感谢、祈祷的日子,不知从何时期变成了扫墓、踏青的一般大众印象。过去我写过一本关于中国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书,这幅画据说就描绘了清明节去扫墓的人们,所以起名叫清明上河图。


日本人基本上没有过清明节的概念。只有冲绳人,至今仍保留了清明节去扫墓的习俗。相比之下,日本的"彼岸"只是追思悼念故人,而中国的清明节,给人一种家庭成员一起外出游郊游踏青的感觉。


然而,有意思的是日中两国都保留了春季给祖先扫墓的习俗。可能是因为,冬天太冷即使想扫墓去也不方便,不少地区的墓地都被大雪覆盖的缘故吧。"彼岸"在3月末,清明节是4月初,刚好是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时期。外出远足,心情大好的季节。这时候去扫墓非常合情合理,人们的季节感也很灵。


日本的“彼岸”和中国的“清明节”


这里我大胆的猜想一下。或许在东亚地区原本就有春季去扫墓,感谢祖先整个冬天都在保佑庇护自己,为祖先祈福的风俗习惯。后来随着儒教、道教、佛教的影响,人们为这个习俗各自加上了宗教性的"理由"吧。


"四十九日"(末七)的仪式,本应该一边听着漫长的诵经,一边思念故去的姑父。但不知不觉中,我却走了神,沉浸在上述思考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