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菊”与“刀”,描绘的是同一个日本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4-9 21:00:5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冯玮 上世纪80年代,复旦大学主编了一套由数十卷专著和译著构成的“世界文化丛书”,《菊与刀》被选为第一本。 这是因为,《菊与刀》不仅是日本研究者必读的名著,更是观察日本文化的一扇窗户。 “外国人写日本最杰出的一本” 《菊与刀》的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1887年6月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大学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 1944年6月,美国中央情报局要求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理论知识,对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进行探究和揭示。1946年,她以《菊与刀》命名的这一研究成果问世。1948年2月,日本社会思想社出版了长谷川松治翻译的日译本,引起日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誉为“外国人写日本人论著中最杰出的一本”。评论家川岛武宜认为,“作者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全貌,还在分析这些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关于日本文化基本的然而又具有决定意义的各项特征。” 本尼迪克特在书中展现的“日本文化”,就是日本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她在书中对日本文化的以下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第一,她认为日本文化属于“耻的文化”,与作为“罪的文化”的西方文化构成对偶。两者的差别是,对生活和行为方式,日本人注重外在的评判,这是日本人彬彬有礼、循规蹈矩的根本原因;西方人注重内省和自觉,即注重内在的约束而非外在的监督。第二,日本人强调“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即生活行为方式与自身的身份、地位相符。第三,日本人注重“义务”和“义理”。“义务”是对蒙受的各种恩情永无止境的回报,其中忠与孝是最基本的义务;“义理”则是对所受恩惠作等量回报,比如对社会的报恩义务。第四,日本人强调“人情”,即追求并尊重肉体享受,特别是食、色,但同时日本人又强调忍耐,强调为了特定目的应牺牲享受。第五,日本人具有双重人格特质,有时循规蹈矩,有时放浪形骸。 本尼迪克特在书中开宗明义地写道,“菊与刀,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她所谓的“绘画”,就是看似矛盾的日本人的行为表现:既好斗又温和,既倔傲又谦恭,既顽梗又善变,既保守又喜新。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天皇象征 以《菊与刀》为名,不仅为了揭示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更为了揭示日本文化的核心: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即天皇的象征;刀是武士道之魂。纵览全书不难发现,作者正是在“菊”与“刀”的意念引领下,通过鲜明的观点和生动的实例,完成了“弄清日本民族是什么样的民族”这一任务,为美国制定战后对日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开篇即写道,“关于日本人的态度,最著名的是有关天皇陛下的问题”。因此,了解日本人,必须从了解这一问题切入。 号称“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从神武天皇至明仁天皇,经历了125代。“天皇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和现代天皇制。古代天皇制以发生于645年的“大化改新”为开端。在古代天皇制阶段,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必须通过由天皇颁布“敕令”、“诏书”等形式来体现,尽管那往往是一种形式,天皇并不拥有绝对权力。近代天皇制自明治初年“王政复古”(1868年)开始形成,至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最终确立。在这一阶段,天皇成为国家统治唯一、绝对的主权者,在国家政治和法律生活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所有权力。《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 正因为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1942年8月,美国国务院特别调查部设立了以哥伦比亚大学胡格・博顿博士等远东问题专家为中心的研究班子,着手研究战后对日政策特别是对天皇和天皇制的处置问题。1944年3月4日,该研究班子制定了题为《天皇制》的文件,主张保留天皇制。 但是,当年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成功进行了原子弹爆炸试验,使美国改变了这一政策。7月17日,国务卿贝尔纳斯建议删除《波茨坦公告》草案中保留天皇制的内容并获杜鲁门总统同意。7月18日,“保留天皇制”被改为“天皇地位未定”,并体现于《波茨坦公告》第12条:“日本国之最终政治形态,由日本国国民自由表明之意愿决定。” 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写道的,“纵然日本战败,所有的日本人仍会继续尊崇天皇。”1945年12月,日本舆论调查研究所就天皇制的存废进行了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支持保留天皇制的受访者占91.3%。但是,美国最终决定保留天皇制,并不是“由日本国国民自由表明之意愿决定”,而是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在这一问题上,美国驻日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意见起了关键作用。他强调,“天皇是凝聚所有日本人的象征,将他清除就是使日本这个国家崩溃。”从此,日本进入了现代天皇制阶段。日本独特的“皇国意识”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没有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和保留天皇制,是导致日本缺乏深刻的“历史反省”意识的关键因素。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