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张雪松:日本真的那么不堪吗——从高、精、细看日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环球网 点击数73 更新时间:2016/4/9 15:15:5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既然搬不走,就要共处,不管心里有多么千回百折沟壑丛生,也必须学会共处。共处的第一步,发现对方的优点。今天的日本,有哪些值得我们中国学习的呢?


中国媒体访日团团长、中国前驻日本大使陈健用三个字做了精准的概括——“高”、“精”、“细”。


高,在于新技术新产业占经济总量之高。


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岛国根性”是日本人世世代代难以逾越的心理屏障。但是,日本社会的每一次改良,日本经济的每一次转型升级,日本技术和产业的每一次革新,都来自于日本人深入骨髓痛彻体肤的忧患意识,还有略显消极的危机感、悲观意识和悲剧情怀。


说到经济上。日本现在把发展新能源作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突破口,究其原因,还是离不开忧患意识。“日本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倡导者、学者藤原洋列举了一组数字:地球上的化石能源留给我们人类的时间,煤炭是150年,天然气是60年,石油只有40年,确实时不我待。


在新能源建设中,日本发现问题早,起步早,动手快,再加上在产业分工和科学研究上分工极为细致,领域划分精准,产学研配合到位,使得日本一举成为新能源方面的先发国家。早在30年前,日本人就提出了“太阳能经济”的概念;是日本人最先发明了可以投入产业化运营的太阳能电池、锂电子电池、燃料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制、量产和普及方面,日本至今在世界保持领先;日本新建住宅的50%以上都安装了太阳能发电系统;日本政府更是宣称2020年前在环境能源领域开拓超过50兆日元的巨大市场,创造140万个就业岗位。


早在1500年前的日本推古天皇时期,日本就开始以“日出之处”自居;而今天,日本又再次计划以“太阳能”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起点。日本大力倡导环境和能源革命,发端于自身的禀赋局限和危机意识;但更重要的是,能源革命可以克服人类过度发展给自身带来的种种危机,引导健全的消费型经济,培育国民的全新理念,并为社会埋下创新的基因,为下一次经济升级奠定基础。日本人以环境能源引领新产业新技术,可谓放眼长远,将高一招。


纵向来看,二战以后,重化学工业、轻工业、电子产业、数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产业,日本经济的每一次升级,实际上都是基于认清现实危机之上的超越。认清“危”,找准“机”。日本人在捕捉机遇、危中转机、实现超越方面,既有清醒的认知,也有敏锐的嗅觉,值得学习。



璺�鐠愵垶鈧碍妫╅張顒冾嚔閸忓秳鑵戞禒瀣瀭鐢喗鍋嶉崝鐐垫倞閸樼粯妫╅張顒傛殌鐎涳讣绱�
璺�鏉╂ê婀稉铏规殌鐎涳附妫╅張顒傛畱娑擃厺绮欑拹纭呭閹厧鎮ч敍鐔荤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鐢喕缍橀幖鐐茬暰閿涳拷
璺�閸忓秹娅庢稉濠佺閻ㄥ嫭妫╅張顒傛殌鐎涳缚鑵戞禒瀣瀭閻ㄥ嫮鍎查幁纭风礉閺冦儲婀伴悾娆忣劅娑撳秷顩﹂柦鎲嬬磼
璺�閺冦儴顕㈡禍銈嗙ウ閼卞﹤銇夌€广倧绱濋崶钘夊敶閺堚偓閻忣偆娈戦弮銉嚔閼卞﹤銇夌€广倓绠f稉鈧敍锟�
璺�閻f瑥顒熼弮銉︽拱娑撳秷顩﹂柦鎲嬬礉閸忓秷鍨傜敮顔藉亶閸旂儑绱�
璺�閺冦儴顕㈡禍銈嗙ウ鐠佸搫娼ч敍灞芥禇閸愬懏鏁為崘灞肩窗閸涙ɑ娓舵径姘辨畱閺冦儴顕㈢€涳缚绡勭拋鍝勬涧娑斿绔撮敍锟�
璺�鐠愵垶鈧碍妫╅張顒冾嚔閸忓秷鍨傜敮顔藉亶閸旂偟鎮婇弮銉︽拱閻f瑥顒熼妴锟�
璺�鐟曚焦鍏傞崢缁樻)閺堫剛鏆€鐎涳箑姘ㄩ幍鎹愮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閿涳拷
璺�鐠愵垶鈧艾绠嶉崨濠傛値娴f粣绱濋崷銊ㄧ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閸掑﹦娅ラ獮鍨啞閿涘本妫╃拠顓炵吙鐠侇厹鈧胶鏆€鐎涳附妫╅張顒傛畱閹恒劌绠嶉獮鍐插酱閿涳拷


51La閸忓秷鍨傞悾娆忣劅閸忓秷鍨傞悾娆忣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