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综述:日本丧葬形式日趋多元化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4-3 14:32:1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原标题:综述:日本丧葬形式日趋多元化 新华社东京4月3日电 综述:日本丧葬形式日趋多元化 新华社记者 钱铮 遗体火化后将烧剩的遗骨埋入墓园是日本现代最常见的丧葬形式。受土地资源不足影响,墓地价格高企,加之日本人家族观念逐渐淡薄,丧葬形式日趋多元化,与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合葬、将遗骨安置到纳骨堂、树木葬、骨灰撒入大自然等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虽然日本早在公元8世纪就有火葬的书面记录,但直到近代,土葬在平民百姓的丧葬形式中仍一直占据主流。进入明治时期,由于人口激增,没有足够的土地支撑土葬所需的墓地,火葬才逐渐普及。 日本1948年通过的《墓地、埋葬法》虽未明文禁止土葬,但从环境、卫生等方面出发推荐火葬,同时,该法的实施细则禁止在东京都的大部分区域、大阪府等地实施土葬。 目前,日本除一些土葬习俗根深蒂固地区的居民、宗教禁忌火葬的外国人,以及大规模灾害导致火葬场无法使用的情况外,几乎所有的遗体都被火葬,火葬率超过98%。 遗体火化后,通常的做法是将烧剩的遗骨装入罐子,然后埋入墓园或寺庙的墓地。而且,日本人有同一家族或同一姓氏的亲属共葬一块墓地的传统,即所谓“家墓”。但在土地资源稀缺的现代,购买一块墓地并立上墓碑,大约需要200万至300万日元(1人民币约合17日元)。另外在日本,随着小家庭代替大家族成为主流以及少子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家族墓地甚至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适应现代人需求的纳骨堂越来越有人气。纳骨堂是一种存放遗骨的室内设施,类似超市存包的柜子。存放遗骨的罐子被装进一个个格子里。现代高科技的纳骨堂,扫墓者进入刷卡,存放遗骨的罐子就会自动被输送到扫墓者面前。 由于纳骨堂特别节省空间,也不需要刻墓碑,所以费用较低。便宜的纳骨堂购买一个格子只需要不到20万日元。 与没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人合葬,是日本丧葬形式中较有特色的一种。身后愿意和他人葬入同一块墓地的人会组成一个会员制的组织,在身前就互相交流加深了解。会员亡故后就葬入共同的墓地,剩下的会员会追悼死者。多数这样的墓地还会在盂兰盆节等时期举行共同的法事。 共同墓地一般能容纳100份以上的遗骨,有的甚至能容纳几万份遗骨。费用通常为几十万日元,最低只需几万日元。 除尽量节约丧葬用地外,生态环保也是近年来日本殡葬业重点考虑的问题。 日本许多殡葬服务公司纷纷开始提供“家族葬”服务。所谓家族葬,即葬礼只有近亲属参加,谢绝近亲属以外前来吊唁的客人。这种葬礼规模小,参加人数少,消耗的物资、能源自然比传统葬礼要少很多。 日本的葬礼一般是将遗体装入棺材,亲属守夜并进行告别仪式后,再将遗体送去火化。火化时连同棺材一起烧掉。因此,许多殡葬服务公司在棺材的环保方面也下足了功夫。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为客户提供环保棺材。比如,一款环保棺材完全以棉纤维或其他天然纤维打造而成,并使用天然黏合剂。这种棺材焚烧时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不足传统合成板棺材的三分之一。 其他环保方面的努力还包括,按火化遗体的数量,以一定倍数进行植树造林;葬礼用车推行环保驾驶等。 另外,最近10来年,树木葬以及把骨灰撒入山岭、大海等丧葬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费用较低和对环境友好是这些丧葬方式受关注的原因。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