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社会真的“厌华”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3-23 15:06:3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日本社会并没有明显的、普遍性的“厌华”情绪。在部分群体中,固然存在对中国的负面观感,但这与日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尚属于不同次元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近期,一项日本政府发布的民调结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根据日本内阁府的年度调查,受访日本人有83.2%表示对中国“没有亲近感”。中国媒体在报道这一新闻时,也有进一步的解读,其中部分媒体认为这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厌华”情绪上升。 那么,日本社会是否存在“厌华”情绪,其程度如何?确实值得国人关注与分析。 首先来看看这个调查的全面数据:日本内阁府的这一调查是其在国内举行的例行年度外交民调。与中国并列的国家及地区还有美国、俄罗斯、韩国、印度,以及东南亚、中亚和欧洲。在这一系列国家和地区中,受访日本人对俄罗斯“无亲近感”的比例达到79.3%,对韩国“无亲近感”的比例也达到64.7%,中亚则作为一个整体达到67.4%。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中俄韩三国颇有难兄难弟的感觉。 受访日本人对美国“有亲近感”比例达到84.4%,这并不让人意外。但另外的数据则很耐人寻味:对印度“无亲近感”比例达46.7%,对欧盟和东南亚“无亲近感”者也占三分之一左右。 这一系列数据来看,这样的“无亲近感”数据,恐怕还不能直接得出日本人“厌华”的结论。否则,我们也要说日本人“厌俄”、“厌韩”,甚至可以说有相当比例日本人“厌印”、“厌欧”。实际上,这一调查问卷在设计时就写得很清楚,问题在于“有无亲近感”,而非“是否厌恶”某国。对于很多日本人而言,中俄韩印这些国家确实陌生而缺乏具象,这本身并不奇怪。 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当代日本人对政治议题是较为疏离的,对于相当多的日本人而言,“政治”和“外交”都是非常遥远的事情。比如,就在内阁府2015 年的此类民调中,有一项关于“爱国”的调查,当时有44.5%的日本人表示自己“没有爱国感”或“对此没什么感觉”。如果我们用“标题党”的方式包装这条新闻,固然可以吸引眼球。但实际上,这是日本社会的一种常态。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厌华”情绪,日本社会是否存在这种情绪? 如果将“厌华”理解为对中国的负面观感或反感情绪?那么日本社会确实存在这种情况。近几年来,日本主流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确实负面内容偏多。如果电视里、报纸上每天都告诉受众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受众显然难以产生好的印象。而日本媒体的变化,又与政治密切相关。自2012年钓鱼岛“国有化”事件之后,特别是安倍晋三再次执政并开始全面推行其政策以后,日本媒体即开始趋于“保守化”。《朝日新闻》等自由派媒体遭遇各种打压,舆论风向的转变更为明显。 在内阁府这一调查中,进入本世纪后,相关数字一直在六、七成,2012年突然升至82%,此后一直维持相近比例至今。从时间来看,近年来的上升显然是受到了中日关系波动的反应。 当下,我们最应当关注的,是这种负面观感或反感情绪是否是强烈或普遍性的,是否达到了“83.2%”这样的惊人比例。 在此问题上,我们无法深入内心去调查每一个日本人,但可以注意到下列事实: 2015年,中国大陆有约500万游客赴日,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在这样大规模的人员交流中,并没有听说中国游客感到普遍意义的“厌华”情绪,甚至也很少听说过这样的个案。而在中国大陆周边的个别地区,却出现过大陆游客遭到恶意差别对待的现象。 又如,在日本目前有超过60万中国公民长期生活,他们或是就学,或是工作。如果日本社会存在普遍性的“厌华”情绪,自然也会有相应的事件。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如果真的出现此类事件,特别是如果多次出现此类事件,通常是会引起人们注意的。而在目前,我们还很少从身边或通过网络、媒体等听说此类消息。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驻日期间曾多次近距离观察日本右翼团体举行的所谓“反华”游行示威。这些游行的参与者,往往是典型的厌华、厌韩、排外人员,但这一群体在日本也处于边缘化地位。日本的主流社会对此类活动和团体往往敬而远之。典型表现就是,日本各大报纸和通讯社,包括一向被认为偏“右”的几家媒体,也从不报道此类消息。这样的对比,其实可以作为我们判断问题的参考。 还应当注意到一个层面:在日本政治中,“民意”往往是某些势力运用的工具——先用事件和媒体运作影响民意,再用民意作为自己下一步运作的支撑。这在日本政治中也屡见不鲜。日本各个媒体的民调,往往会有一些微妙的立场差别。日本政府的调查,其实也一样会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个人认为,日本社会并没有明显的、普遍性的“厌华”情绪。在部分群体中,固然存在对中国的负面观感,但这与日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尚属于不同次元。当然,人心深处“厌华”与否,也许可以有多种解读的角度,也许还有更不可捉摸的内容,也许今后还会有变化。但仅就近期这桩新闻而言,我们在解读时,还应该多看看事件的全面情况,多想想事件的背后可能。(刘华)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