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人面对身份号码卡心情纠结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8 14:15:4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日本人面对身份号码卡心情纠结 □陈鸿斌 因为对战争的痛苦记忆,因为很可能无法充分保护个人隐私,日本人对身份证有着非常强烈的警惕感和抗拒感。再加上有增无减的利用身份证的诈骗案,抵触情绪就更强烈。身份证制度能否在日本顺利开局,委实难料。 2016年伊始,日本开始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此举被称为“Mynumbercard”(我的号码卡)。身份证是识别一个人的凭证。可日本此前却一直没有实施这种制度。因此,在需要证明身份时,日本人便出示驾照、国民健康保险、护照、学生证、教师证等证件。 事实上,二战后日本多届内阁都曾努力推进实施身份证制度,但都在民众的强烈反对中作罢。出于对战争的痛苦记忆,日本人对身份证有着非常强烈的警惕感和抗拒感。 居民没有身份证,政府就靠居住申报制度,即国家随时掌握全体国民的住址信息,对此实行管理的制度。每个居民有一张住民票,由地方政府保管,居民住址变更时,有义务向所在地政府机构申报变更内容。此制度于1952年实施至今。 为推动实施身份证制度,日本在2013年5月由国会通过了《身份证号法》,明确表明此举是为了确保公正给付和负担,提高行政机构效率,减轻公众负担并增强其便利性,实际上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堵截偷税漏税和冒领社会保障。日本国税厅和养老金机构及各地方政府,都难免要向其他行政机构了解相关信息。但由于此前各行政机构所管理的个人信息号码并不相同,在核验、比对相关信息时相当耗时耗力。 从这一角度看,此举不仅将极大提高今后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而且也同样有利于提高居民在办理各种手续时的便利性。由于一个身份证号码就通用了,无需再准备相关证明材料。但政府机关要从2017年开始才能互通信息,所以日本人在办理相关手续时,欲享受“一站式”服务尚需时日。 日本身份证号码为12位数,去年10月5日这天凡居住在日本的所有居民,包括外国人,均可申领身份证号码。而若本国国民这天在国外出差,则须在回国重新注册后,才能得到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日本的身份证号码通过专用的体系随机确定,因此即便是同一家庭的成员,其身份证号码也无法连续。该号码与性别和出生日期无关,原则上终生使用同一个号码,只有在确认有被非法使用之虞时,才能改号。因此,日本人今后可得小心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否则也许会产生很大麻烦。 日本身份证启用之初,作用仅限于纳税、领取养老金和就业保险及万一受灾时制作“灾民台账”,今后其功能和作用将逐年扩大,如申办信用卡和健康保险都将从2017年开始,而医保使用身份证号则须等到2018年。至于申领护照和办理户籍及证券投资等都要在2019年国会通过相关法案后。当然,需要出示身份证的场合,远非只是在与相关政府机构打交道时。例如企业员工在申办相关的养老金事务时,也须向企业出示。 对实施身份证制度,日本人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因为这很可能使他们无法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对很多企业员工来说,由于目前收益下降,收入减少,很多人不得不从事第二职业来贴补生活,尽管多数企业明文规定禁止。虽然目前也可能被企业发现,但实施身份证制度后,被发现的几率将大增。因为每年5月各市町村都会向各员工所在的企业通报其住民税中的“特别征收额”。每个人的住民税根据上年的收入计算,从每月收入中事先扣除。只要企业发现扣除额高于应缴额度,会计马上就明白谁在企业之外打零工。因此,那些有第二职业的企业员工若不希望被企业察觉,今后在纳税时就只能选择“普通征收”,也就是纳税人直接将税款交给税务机关,这样,完税证明就不会寄给企业而是寄给个人。但该方法仅适用固定收入以外的收入,诸如房地产收入、零时收入或杂项收入,也即并非基于就业合同的收入项目。而从事第二职业也要签署合同,那这些收入就被视为“工资性收入”,就会在核算住民税时自动将其加入,然后同样予以扣除。今后这些人该如何为这笔收入巧立名目,颇费周章。 至于稿费、演讲费和出场费等收入,今后也须如实申报,因为开支这些费用的单位,都要向税务局申报。在实施身份证制度后,收费人在领取费用之际,须填写身份证号码,这些收入也须照章纳税。因此,那些为逃税而设立的账户信息,很可能被税务局察觉。此外,诸如继承收入、赛马收入和出售黄金等贵金属的收入,必须如实申报,税务机关掌握这些信息易如反掌。 早在身份证尚未正式启动之际,利用身份证诈骗的案例已屡有发生。据日本警察厅统计,从去年10月5日到11月下旬,各地警署共接到报警不下200例,80%的报案人都是老年人。据警方调查,这类诈骗电话约三成都是由黑社会成员打来的,黑社会显然已将身份证制度视为敛财的天赐良机。日本公众本来就反感身份证制度,加上有增无减的诈骗案例,抵触情绪就更强烈。 日本的身份证制度能否顺利开好局,实在很难预测。 (作者系知名日本问题专家)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