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中国改革道路上的国际经验比对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处理好农业问题对我国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深远意义。“十三五”规划报告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产业化发展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的农业是受政府高度扶持的,日本通过农林水产省实施的农业六次产业化,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农村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本文希望通过对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解读,能够帮助投资者预见和把握中国农村发展的前景和未来。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观点概述
所谓六次产业化,指将第一产业的农林渔业,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第三产业的零售业等综合整体推进,灵活运用地区资源,创造出新的附加价值。
日本主要通过颁布《地产地消法》提供各种法律特例处置、提供补助金和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等支援政策,鼓励农林渔业者以及所在团体组织为主体开创新事业。
根据2014年对获认定事业主体的调查,经营状况非常符合预期,销售额不断上涨,财务状况好于同类其它经营者,半数以上的经常收益率在不断上升对拉动地区经济也作出贡献。
为推进综合化事业,在生产阶段的要点是导入适合加工的品种以及学习新的栽培技术等;在加工阶段的要点是是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试操作,弄清楚会反复出现的问题点,并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做好充分的讨论;在销售阶段的要点是通过事前的测试销售,充分了解自己产品的强项、目标顾客的要求,再制定销售计划,向消费者明确传递商品的价值。
风险提示
受援农林渔业者可能出现未按照综合化事业计划推进的情况;经营主体自有资本比例有待提高;可能出现生产基础缺乏、加工技术难题、市场调查不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