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人眼里的战争与和平
|
作者:杨文凯 文章来源:大家专栏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4 10:00:4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广岛的原爆纪念馆是日本人永难磨灭的战争记忆。1915年由捷克人勒泽尔设计建造。) 战后70年,一个不安的年份,一个灼热的夏季,一个历史涌动的时刻。 日本执政自民党和公明党联合政权,凭借国会优势,于7月16日在众议院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为解禁集体自卫权打开了禁门。尽管日本各在野党在众议院奔走呼号退席抗议,更有数万民众包围国会让反对声浪彻夜回响,但是所有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安倍政权在现行国会运营体制内走完程序,让专守防卫的日本在战后70周年获得政治松绑,离“正常国家”又近了一步。 目前,新安保关联法案被批判为“战争法”,让日本面临着被迫卷入战争的危险,让习惯了和平的大多数国民感到惊惧。当然,解禁集体自卫权并非就是战争与和平的分歧点,但日本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话题异常敏感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当地时间2015年7月15日,日本东京,民众在国会前集会示威,抗议安倍政府推出的新安保法案。CFP供图 显然,那些自诩抱有政治理念和责任伦理的政治家与希望现世安稳的普通人,对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解是不同的。安倍晋三解释说,新安保法案将使日本变得更安全,因为这是一种抑制力,会让强盗和小偷不敢破门而入,甚至难生与日为敌之心。但是日本国民普遍认为,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为履行同盟责任极易被卷入战争,战争的脚步越来越近,亲人和子女被推上战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在日本,“战争”是一个禁忌,“反战”是永远的政治正确,但少有人去思考主动挑战与被动应战之间的区别。为了反映社会民众的声音,YahooJapan在战后70周年之际开设了专栏“写给未来的信”,只提两个简单问题:“对你来说,战争是什么”,“什么时候,你感受到和平”,邀请各界人士说一说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心声。 出生于1933年的著名作家海老名香叶子回忆说:当年在东京的下町,我们一家八口人安稳地生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开始被迫撤离,我离开了父母。当时的教育让我充满了爱国心,积极投入到竹枪训练中,想象着如果敌军登陆日本,我会第一个冲上去迎敌。但是在忍耐的日子里,3月10日东京遭遇大空袭,下町一带被炸成一片火海,两个多小时火灾,十余万人死亡。当时,我的父母、祖母、两个哥哥,还有弟弟,六人都消失了,亲属共16人死于战火。成为战争孤儿的我四处徘徊,探听着大家的消息。只有11岁的我在战后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战斗。为了裹腹,我吃杂草、麦皮,最终战胜了饥饿。经过战后70年,我已年过八旬,垂垂老矣,但依然思念着不知所终的亲人们。我认为,没有比悲哀的战争更悲惨的事了,除了祈愿永远的和平,别无选择。 海老名香叶子感慨道:我每天刷牙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和平的瞬间,能获得家族和亲人更是如此了。我想告诉下一世代的孩子们,好好刷牙,好好吃饭,守护家族之爱、邻里之爱、地球上的人类之爱,不要战争,守护和平。 东京大学出身的智慧型艺能人菊川怜生于1978年,没有战争经历。她这样写道:古希腊哲学家伊拉斯谟说过:“杀一个人就是杀人者,杀百万人就是英雄,杀人行为因人数而被神圣化。”原苏维埃联邦的独裁者斯大林说过:“一个人死亡是悲剧,数百万人死亡就是统计数字。”这种话语的内涵,非常奇怪。究竟是谁,以什么样的名义,可以使战争正当化?杀人就是杀人。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与战争经历者谈过话,从书本、电影中学习了历史,了解到战争的恐怖。对于战争,绝对厌恶。还是和平好,为什么大家不能友好相处呢?回顾历史,在战争中受到损害的总是一般市民。民主主义就是通过每个人的思考,最终来决定我们生存的方式、选择我们前进的方向。所以,为了持久守护和平,我们必须为了自己而思考。和平是超越一切的宝物,和平绝不是梦话。 关于“和平”,菊川如此描述:每天都有美好的食物,每晚都可以安心睡眠,那个总是微笑的人的笑脸,今天依然健在。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免遗忘,但这些事却是真正的幸福。没有意外和事故,顺顺当当地度过没有争议的平稳的日子;没有精神和肉体上的威胁和压抑,由此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喜欢的路,我想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和平”。 著名媒体人、评论家、新闻主播田原总一郎生于1934年,他的回答依然不乏批判的锋芒。他指出:何谓战争?人们一般会把思想方法和兴趣志向不同的人和国家认定为“敌人”,于是憎恨“敌人”,把承认“敌人”的存在认为是“正义”。有关“和平”,田原总一郎表示:能够自由地批判或评价当政的权力者,也就是说,表现的自由得到保证,任何人对此都不会疑神疑鬼,这就是“和平”。 著名演员、名配角西村雅彦是60年生人。他认为,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或是被剧烈改变,那就是“战争”。有些人奔赴战场了,有些人放弃了。那些制造了争议之端的国家领导人却在俯瞰战争,并说一切都是为了“正义”。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孩子们玩耍的模样,与母亲一起去温泉享受悠闲的时光,与朋友们酌酒欢谈的时候,西村雅彦都会感受到“和平”的时刻。 年仅26岁的沟端淳平是与战争无缘的偶像派明星。他表示,何为“战争”?对于一直受教育称“和平是天经地义的事、人的生命最尊贵”的我们这个世代来说,无论如何想象都不会明白的。即使在理解了战争是绝对不行的今天,我们还把数百年前发动战争的战国武将们称作英雄,我越考虑越觉得自相矛盾。人是唯一使用语言和文字的动物,能够考虑并理解对方的心情。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便捷,但是人类互相争斗互相伤害却始终没有进步,或许是因为我们必须守护的东西被剥夺了。 沟端淳平认为,如果能够实际感受到对方与自己所爱之人一样,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我们也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如果这样想,人们或能幸福地成长。日本的战后70年,是不能忘记的。祈愿悲天悯人的同情之心能在世界中扩散发扬。 广岛的路面电车让人感受到和平的气息。 对于“和平”,50世代的著名主持人福泽郎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他说,我喜欢路面电车,喜欢它融入街道场景的谦虚的外形,喜欢那种控制有度的行驶速度,喜欢能够马上看到下一个车站就在那里的亲切感。从学生、公司职员到近邻的老奶奶、观光游客,路面电车能够接纳各种乘客,胸怀深广。虽然路面巴士也不错,但路面电车行驶在轨道上的那种束缚感更能显示电车的精气神。 他说,我喜欢毫不着急的悠闲旅程。不必在意时刻表,随便乘上一辆驶来的车辆。零钱投币的声音,车辆提速时引擎的声音,与母亲说话的孩子的声音,车内广播的声音……所有的声音听起来都是那么轻柔和谐。 聆听声音的方法,会因为当时心情的不同而迥异。为什么今天行驶的车辆,连鸣笛都听起来这么爽心宜人呢?不必说那抚慰心灵的治愈系声音,即便那些沉稳的声音交错在一起本身,可能正是和平的证明。乘坐广岛的路面电车时,听到的所有声音都让我感到和平而亲切。 ………… 以上例举,挂一漏万,却显露出一些端倪,可以看出普通日本国民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基本思考和细腻感觉。每个人的世代不同、经验不同、感受不同、心理不同,但千万人的“战争与和平”观积累起大数据,形成的主流民意是沉甸甸的。在战后70年的这一个夏天,历史留下了变动的轨迹,日本人正在听从内心的呼声。(文/杨文凯) …………………………………… 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 (责编:代金凤)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