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十案之二·大使遇刺引发的“血”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1-3 8:23:4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本期连载:《看邻人火烧》 四川人民出版社 萨苏 著


日本曾经用30年时间实现了战后经济腾飞的“奇迹”。然而,如果审视这个奇迹的背后,就会发现,日本社会经历了激烈冲突。而作为这种冲突的副产品,便是各种超越道德底线的犯罪和极端行为。


尽管被“黄血”感染的日本人对此痛恨不已,但“血液银行”既是黑社会的财源,也与医院的利益错综复杂,当时日本医疗界自己给自己做裁判的制度,让所有控诉都在无良专家面前化作无可奈何。所以,尽管问题很大,但日本的舆论和专家一直压制着血源性传染病的蔓延这种事情的真相。”


只是,居然感染了美国驻日大使,这回,可实在是瞒不下去了。而且,受害者是对日本极为友好的赖肖尔大使,让日本上下从责任到感情都难以接受。日本人普遍把赖肖尔肝炎感染事件视作国耻。


世界上的事只怕“认真”二字。8月21日,日本国会紧急通过《关于推动无偿献血的决定》,全国舆论拍手称快。接着,在日本红十字组织的努力下,全国共建成41所血液中心,并配备了大量大型采血车,致力于建立无偿献血体制。同时,受到刺激的日本各地民间掀起了献血活动,很多人只是因为家属有人感染了血源性传染病,就踊跃加入到献血人群中。


在国家的打击力量与民众的舆论力量之下,黑社会和医疗机构的攻守同盟土崩瓦解。5年以后,日本厚生省宣布血液制品不再含有卖血的原料。1974年,日本宣布血源已经全部来自义务献血。


打击卖血在日本也不是一蹴而就。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社会再次出现与血液相关的重大问题。大批患者在治疗中由于使用了未杀灭艾滋病毒的血液制品,包括进口血液制品而感染艾滋病毒,但日本政府官员百般推诿责任,造成受害范围继续扩大。后来的日本首相菅直人曾经代表普通民众和受害者积极参与对这一事件的问责。


1996年,菅直人担任厚生大臣,立即以雷霆手段搜索公开了官员们敷衍塞责的证据文件,并宣布政府为此承担责任。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在类似事件中作负责表示。当菅直人以大臣身份向受害者谢罪时,很多人为此激动得痛哭失声。


2003年,日本发布《安全血液制剂供给确保法》,血液制品的安全问题,终于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感染了血源性肝炎的赖肖尔大使,虽然此后依然致力于日美友好,但他的肝炎一直没有好。由于饱受慢性肝炎的折磨,这位博士1990年选择了安乐死。临终,他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美日两国之间的太平洋上。


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一个国家反省自己的错误。


7


萨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