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男生的传统学生制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5-12 14:59:3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诘襟制服被指定为大学学生制服的同时,也指定了日本式角帽作为学生制帽。欧美式的角帽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大学毕业典礼时见到的学位帽,和帝国大学的学生制帽相比较,大概就能了解其中的联系。


「学生帽」是指帽沿上带有白线的的制帽,如果是高等学校,通常就是两道白线。“白线帽”是旧制高等学校学生的象征。说到旧制高等学校学生的形象,就是头戴白线帽,身披黑斗篷,腰束日本手巾,脚踏高齿木屐,阔步游街,这“弊衣破帽”的形象是明治以来的传统。说到黑斗篷,曾在东京高等学校就读的郁达夫在《沉沦》曾有过相关文字,“晚饭毕后,披了黑呢的缦斗(斗篷),拿了爱读的书,在迟迟不落的夕照中间,散步逍遥,是非常快乐的。”



(↑身着诘襟制服,头戴白线帽的郁达夫)


而在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风铃中》,其中的主人公可以看作是作者本人,他因为患了神经衰弱而到去温泉治疗,之后就这样的情节。“邻室的少女因为怕大雷雨而躲到他的房间过了一夜。他听到少女问及家乡的时候,不禁脸红了,‘因为中国人在日本是同犹太人在欧洲一样,到处都被日本人所轻视的’,可是之后少女问到学校时,他心里感到几分骄气,便带了笑容指着衣架上挂着的镶有两条白线的帽子说,‘你看那是我的制帽’。”


一位日本学者读到这里,“也想起了我们自己对那白线帽的那种独特的‘自豪’”。(郁达夫在这里表达的感情,完全和日本旧制高等学校学生所特有的感情相吻合。当时郁达夫是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与郭沫若同班同学,之后都进入了东京帝国大学。)


总之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说明,白线帽是足以让青年人自豪的,因为它代表着一种身份。



(↑伊豆的舞女剧照)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也有对高等学校的学生制帽的描写,少年看到戴白线帽的人就会有着好感,因为这是少年所憧憬的未来。而台湾在日治时期因为高校不好考上,戴“白线帽”的青年便成为当时少女崇拜的对象。


高等学校的学生如此骄气也是有原因的,日本旧制高等学校就相当于现代的大学预科,上了高等学校,基本上也就等于上了大学。战前日本学制是六、五、三、三制,小学6年,中学5年,旧高等学校3年,大学3年,战后的1947年,日本学制改为美国式的六、三、三、四制,废除旧制高等学校。旧制高校里面又有特别的“数字高校”,从第一到第八,这八所高校是帝国大学的预科。每届招生人数与帝国大学的招生人数同等,只要不挑专业,凭旧制高校的毕业证书就能免试上帝国大学,考上了旧制高校就是考上了帝国大学,当时日本共有九所帝国大学,这几所帝国大学培养的主要是文官。旧制高校培养的是一种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感觉和自负。


白线帽代表高等学校的学生,所以毕业以后没有考上大学或就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也被称为“白线浪人”。这些“白线浪人”成为日本社会的一大问题,日本在战后不得不解决这个问题。而作为战争期间的临时措施,高等学校的修业年限被缩短到了两年,由于恢复了原来高等学校修业三年的学制,所以1946年春季没有高等学校毕业生。随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白线浪人”的问题才得以解决。


本文节选自汉风和雨新浪博客,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