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闲聊日本“煎茶”与“普茶料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文汇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3-5 16:07:4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原标题:闲聊日本“煎茶”与“普茶料理”


前次撰文(载本报2月26日《环球》)谈了隐元和尚和万福寺,觉得意犹未尽,再补写几笔。


说到万福寺,有两个与茶文化和饮食文化相关之处一定要去看看。一是位于寺院内东南侧的卖茶堂和有声轩,另一处是位于门外的白云庵。


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据官方史书《日本后记》的记载,大约是在9世纪的平安时代前期,但传播范围极其有限,且不久就湮灭了。12世纪末镰仓时代的高僧荣西,自浙江传来饮茶习俗和茶叶及种子,并撰写《吃茶养生记》来宣传,由此饮茶正式在日本传开,并形成了具有浓郁日本特色的茶道。但唐宋时中国人饮用的都是将团茶和饼茶(犹如今日云南普洱茶的形状)碾碎后的抹茶,如今日本茶道中饮用的也正是此。明代时,因朱元璋的提倡,叶茶得到了有力的推广,以至于成了今日中国人主要的饮茶样式。


禅院中历来有饮茶习俗,隐元及其弟子也将在中国已经普及的叶茶带到了日本,初时用沸水煎煮,在日本就被称为“煎茶”。我不敢断言万福寺的僧人是将中国叶茶带入日本的唯一传人,但至少是主要的推动者,由此叶茶在日本逐渐传开。至江户中期,更因为一位在万福寺修道的僧人月海的竭力传播,受到了普通民众的喜爱,他61岁时在京都东山开设通仙亭,自备茶具,在大路上卖茶,由此得名“卖茶翁”。以后又形成了由“黄檗松风流”、“花月流”等各种流派组成的“煎茶道”,奉卖茶翁为始祖,1928年又成立了“全日本煎茶道联盟”,总部即设在万福寺,并在这一年建造了卖茶堂和有声轩--前者是卖茶翁的纪念堂,一个十来平方的小屋,供奉着卖茶翁的塑像;而邻近的有声轩,基本上是日本书院造的风格,门楣上是万福寺僧人弘道和尚书写的“吃茶去”三个大字,源自唐代赵州和尚一句很有禅意之语。


日本寺院的饮食,中国的影响一直不小,豆腐就是一个典型。但长期以来,僧人的饮食极为简约,且大抵是每人一份,用餐时并无桌椅。隐元等带来了崭新的饮食形态。首先是吃饭时有桌有凳,四人一桌,围桌而食;其次是食物并不分开,盛在几个大碗中任由个人自由取食;三是食物的种类比较丰富,烹调方式也与今日的中国大抵无异。这种饮食后来被称之为“普茶料理”,勉强解释,大概就是与茶同时上桌的可供普通大众食用的料理。“普茶料理”后来慢慢在黄檗宗的寺院中传开,并受到了一部分俗众的欢迎,于是在寺院门外开出了一家“白云庵”,专门供应具有中国风格的素斋(日语称为“精进料理”)。万福寺内的斋堂也有供应,要预约,价格不菲,平常情形如何不详,我去的那天似乎问津者不多。白云庵是一家十分雅致的庭院式餐馆,粉墙黛瓦,花木扶疏,日本的素斋不用任何油腥,所以也没有任何香味,不详者还以为是哪家庵堂呢。


大雄宝殿内,有一个硕大的木鱼,一般人都知道,此乃僧人诵经时所用。可是与大雄宝殿的称谓一样,寺院中我们所熟识的木鱼的出现,也是比较晚近的事。“木鱼”一词,最早大概见于1019年问世的《释氏要览》中。元代重修的《百丈清规》中说:“鱼昼夜醒,刻木,象形,击之,以警昏惰。”可是宋元时期的木鱼,只是鱼形的木具,主要用于寺院中入堂、斋粥等时集聚僧众的场合,并非今日所见的用于诵经的圆形木鱼,后者大约出现在明代。此后便将用于集合的木鱼称为“鱼梆”或者“鱼板”。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世界大百科事典》中说:“在承应年间(1652-1655),黄檗禅来到日本时,传来了木鱼,以后广泛用于禅、天台、净土等各宗之间。”原来诵经用的圆圆的木鱼也是隐元等黄檗僧人传到日本来的!换言之,日本在17世纪中叶之前是没有木鱼的。而今日的中国差不多已经消失的“鱼梆”或“鱼板”,万福寺内倒是依然留存着,且依然在使用,只是当年的原物已经十分珍贵,有些鱼板已经敲得字迹模糊,今天日常所用的,大都是新近制作的。万福寺鱼板上所刻写的文字,颇为有趣,抄录如下:


“谨白大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各宜觉醒,慎勿放逸。”


在斋堂正门的左侧,悬挂着一具硕大的鱼梆,用整块的木料雕制而成,鱼目圆睁,口中含着一颗圆珠,栩栩如生,成了万福寺的一大名物。不过我想,实心木具的敲击声,毕竟不如悠然远扬的钟声和鼓声,斋堂前的鱼梆,也许只是一个摆设。说起斋堂,听起来好像比较富有诗意,其实原本称作食堂,是早先寺院中“一塔七堂”建构中的一堂,如今食堂的称谓,已经完全世俗化,在寺院中反而不用了,想来也颇可玩味。(徐静波)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