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国媒体人: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1 11:33:3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原标题:王冲霄: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特约 作为一名媒体人,王冲霄一直关注着这个中国的近邻日本,也产生了不少自己的思考。 王冲霄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 读冬君老师的《落花一瞬》让我获益良多,她的书是我这么多年来读过的近现代解读日本文化方面的书中排前三的。 我对日本文化的了解起源于十年前我与水均益合作的一个央视国际访谈栏目。彼时我发现在我国的新闻媒体里对于怎样解读日本,或者怎样在传播领域里传播日本形象,一直是充满矛盾和纠结的。近百年来,中国人对日本文化的解读,一直受到整个社会思潮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一直缺乏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而我们对日本的认知始终在摇摆,我们会不断的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日本始终不能有一个很清醒的认知。所以在中国人的眼睛里,日本的形象是很暧昧的。 恰巧在十年前我与水均益采访了一个日本茶道千家流派的掌门人千玄室。当时为了采访千玄室我们做了很多功课,不仅看了关于日本第一茶道世家千利家的历史,和关于千利休的电影、纪录片,也读了很多茶道方面的书。 尽管如此,采访结束后我对于日本茶道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包括在看日本茶道电影和体验日本茶道的时候,仍会感觉很不自然。在日本喝茶是一种仪式,它会对人有非常严格的束缚,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使人很难体会到日本茶道的文化深意和优点。 随着十年来对日本不断的了解,包括前两年拍《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时,专门到日本做了日本茶道的拍摄,我发现了日本茶道在日本的美学宗教地位,并且对整个日本美学的走向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日本的茶道究其根源是来自中国的唐宋,中国人在唐宋的时期喝茶也是很讲究仪式,讲究从茶当中体味美学、哲学,包括很多形而上的东西。但到了中国明代的时候中日茶道产生了很大的分野,在日本突然出现了一个集茶道之大成的千利休,将日本茶道上升到美学宗教的高度。而在中国则逐渐取消或淡化了茶道的仪式化,将其变的更加自由和市井。 如果单从人的感官享受来讲,中国茶道的这种变化无疑非常合理,明以后中国的泡茶法更好的激发了茶本身的味道,从人的感官享受而言是远超唐宋的。也许人们会觉得中国查到的发展更符合人对于自由的追求。而日本茶道则变得更加束缚人性,更加仪式化。但众所周知中国明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它显然不能用自由二字来形容。而日本的战国时期恰恰是很自由的,它的文化生命力或者创造力也是特别发达的。 为什么会有出现这样的反差呢?从史书上来看,从元以后到明清,中国或者说中华民族发生了很大的人性逆转。当然中国社会进入宋明以后,市民社会越来越发达,而精英阶层也越来越萎缩。所以往往会有人说,明清中国人的人格跟元以前的人格似乎发生了很大的逆转,这是因为精英阶层发生了逆转,而这种逆转是跟权力有关的,包括废除茶的仪式感,随人它的理由很有道理,要节俭,不伤民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阉割精英阶层的手段,它造成了中国精英阶层人格的萎缩。 我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特别羡慕甚至有一点嫉妒日本人的。单从茶道这个角度讲,千利休完成了中国茶道没有完成的一个境界。我相信唐宋的中国文人也好,精英阶层也好,按照原来的发展逻辑是可以发展出这样的茶道的。如果按照唐宋禅宗的发展逻辑,到了明以后,中国一定会发展出比千利休更高明,或者更高级的茶道形式,但我们没有,我们最后走到了感官享受,市井之茶的层面。所以我觉得千万不要轻视日本文化,不要以为日本是在克隆中国,山寨中国,事实上它其实很好的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转型,这也是日本这个民族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的时候,一定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进行判断,包括对儒教、道教的认知也是有选择性的。 这十年来我之所以对日本特别感兴趣,是因为我认为如果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对中国非常重要的话,那一定是日本。因为我们在认识整个世界的时候,日本一定是我们的优先选择,无论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无论我们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化或文明,都会有一个镜像文明。比如基督教文明的镜像文明是伊斯兰文明,他们之间是互为映射的。当然也有人说日本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亚文化,这个就是见仁见智的了。 在我看来中日两个国家的文明是相互映射的。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能看到我们的美好,也能看到我们的丑陋。我们是不是因为从这面镜子里照射出了丑陋和不堪,就一定要打碎这面镜子呢?如果这个答案是“是”的话,那我们的水准就和在全世界发动恐怖袭击的一些恐怖分子一样了。 这面镜子如何建立起来,我认为需要像李冬君老师这样的中日学者,以一种客观且充满诚意的方式进行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他们树立起的这面镜子,不能打碎,因为一旦打碎了,也许对日本影响不大,但对中国将贻害无穷。 在日本,NHK每年拍的社会类纪录片里面,关注当下的纪录片,中国题材大约占到了一半以上。每年NHK纪录片的清单中,一半以上的题材都是关注中国的。最近这些年,NHK因为经济不景气,所以纪录片制作量是减少了,但是比例没有变。而中国媒体报道在日本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不同时期政治风向的影响,很难有客观的。 两个国家互为影射,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能不能够对等的或者客观的看待对方的国家。研究中日战争势必看到很多历史当中残酷的东西,我也是很复杂的在看日本这个国家。但是有一点,无论你的情感多复杂,一定要去关注它,哪怕是对等的关注。中国媒体有没有50%的精力去看日本?今天中国报道很多遥远地方的事情,但是我们对于身边的邻居要么漠视,要么仇视。 我一直为什么关注日本?很重要的一点,当下世界处于基督教文明主导的现代化中,其他的文明都是要面临一个现代化转型的问题。在所有的文明里面,唯一实现了顺利转型,并且成功转型的恐怕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其他的文明都很难说是成功的转型,包括中国自己其实也还在泥泞当中艰苦跋涉,甚至不知道脚下的泥到底有多深。我们邻居作为转型成功典型,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关注吗?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正视日本这个国家。(摄影、文字整理杨公振,实习生操姗亦有贡献)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