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的"幼儿园"有何不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8 10:28:3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的


2岁小朋友的演剧会


因为成了孩子妈妈,我才开始关注日本的保育园和幼稚园。


首先要分清的是,在日本,保育园和幼稚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育园类似我们的托儿所加幼儿园,即可以从0岁开始入园,一直到6岁上学前,是针对上班妈妈的一种政府福利设施,隶属部门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幼稚园类似我们的幼儿园,通常从3岁开始入园,到6岁上学前,一般下午2点接回家,也有各种兴趣班活动,可到晚上6点到7点,属于儿童教育机构,隶属部门是日本文部科学省。还有隶属内阁府的认定儿童园等,数量不多。


因为我的儿子你可只有2岁8个月,只有保育园的经历,今天重点说一下日本的保育园。


1,你可的保育园


你可进的保育园是离家徒步3分钟的一个政府认证保育园。话说日本的保育园又分几种。一种是政府的认可保育园,认可保育园对保育士的数量有要求,即0岁乳儿3人一个保育士、1-2岁6人一个保育士、3岁20人一个保育士、4岁30人一个保育士,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有保育士资格;同时对每个乳幼儿能使用的园内面积也有要求,乳儿室面积每人至少1.65平方米、游戏室每人3.3平方米。


另外一种是认证保育园,也属公立保育园,但不限制在保育士外可配备打工的勤务人员,同时在乳幼儿的园内使用面积上也要求较低。


还有一种是公司化保育园,也就是私立保育园。需要政府许可后可以办,但申请手续严格,审查制度繁杂,由于日本政府一再强调保育园是政府的一项福利措施,因此造成了对私立保育园审查的过于严格,这也是造成日本保育园短缺的原因之一。




[NextPage]

日本的


2岁小朋友的演剧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职场妈妈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适龄乳幼儿希望进入保育园。日本的老人没有为子女照顾孙辈的文化习惯,年轻的父母们也希望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子女,因此保育园需求越来越大。截止到2012年4月为止,日本申请进保育园而进不去的“待园儿童”约2万5千人,而据调查潜在的“待园儿童”约有85万人,即很多妈妈想去上班,却因为孩子进不了保育园而不得不放弃上班计划。


在日本申请保育园的程序是这样的。保育园每年4月入园,想入园的乳幼儿家长要在前一年的11月份填写申请。申请不分先来后到,而是采取“打分制”。---需要填写孩子父母双方的公司证明、收入证明、交通状况、老人状况等家庭情况,根据这些由区政府打分评定优先入园顺序。也就是说,如果妈妈不上班,是家庭主妇的话,孩子是进不了保育园的。如果上班的妈妈有一天休息,按正常规定,孩子也是不能上保育园的。保育园常强调的是由政府出资,为职场妈妈提供的福利。


关于入园费用,这是和国内较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即使同一园的孩子,各个孩子的额度都不相同!需要缴纳的保育园费,不是保育园制定,而是政府统一根据父母的收入纳税情况而定。即每年缴纳的税金在区役所里都有详细记录,当然自己也要开证明,区里根据这个家庭的收入状况、孩子的多少来算出需要缴纳的保育园费用。收入越高,保育费越高,反之越低,孩子越少,费用越高,孩子越多,费用越低。这是颇有社会主义风范的一种制度,保障了低收入多孩子的家庭也能享受同样的政府福利。一般父母年收入在300万到1500万左右的,公立保育园费用在1万日元到4万5千日元(600到3000人民币)之间吧。公立幼稚园更便宜些。私立保育园和幼稚园更贵一些。


父母每个月缴纳的保育园费用,直接缴到区役所,与保育园没有任何关系。因此保育园不知道这个孩子交了多少费用。园里的所有设施及服务,对孩子一视同仁。保育园也不收取任何与入园有关的费用。


你可1岁1个月时申请进入了保育园。我们没进去第一候选的一家离家5分钟的大型公立认可保育园,不过进了第二候补的离家3分钟的小公立认证保育园,也算幸运。这家小保育园大概100个孩子左右,从1岁孩子开始收起,是个人情味十足的小保育园。




[NextPage]

日本的


保育园园长


2,保育园里的生活


常看到国内的帖子写日本的保育园幼稚园要准备如何的大包小包。我觉得没有那么夸张。比国内要准备的东西也许多些,不过至少保育园层面,没那么多包包。各园不同,当然要准备的东西不同,我只简单地说下自己的经历。


每天早上需要给2岁孩子准备的是:尿片4枚(写好名字),换洗衣服3套(写好名字);毛巾2条(一条餐桌擦手用,一条厕所擦手用)、围嘴2条(午餐和间食用)、垃圾袋1个,装脏衣服用袋子1个。还有联络手册1份,每天需要和老师互动,简单地在50字之内写写孩子在家的情况。


每周一带到园里,周五带回家需要清洗的是:外出用帽子、午睡用床单、被罩、室内鞋。


这些东西,保育园的大多数日本妈妈和我一样,都是一个大袋子搞定。


当然也有需要家长缝制袋子、缝制被子的保育园,不过在市面上可以购买到替代品,没什么麻烦。


日本的保育园每半年有一周每天2-3个家长轮流与孩子们共度园内时光的活动,因此可以了解到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大概记录如下。


没有姥姥奶奶来日本协助育儿的情况下,我每天7点起床,做一顿丰盛的早餐,你可和爸爸7点半起床,8点10分吃饭,8点50分去保育园。门口有园长热情而大声地问候“早上好!”----无论春夏秋冬,园长每天都是热情问早,其他班的老师也都能叫出你可的名字,边叫名字边问好,让人感觉亲切。潜移默化地,你可从不会说话到现在,也会大声“热情”问好了!




[NextPage]

日本的


老师和家长每天写联络手册


园门口先换室内鞋。换好的室外鞋由孩子自己放到鞋柜里,室内鞋也自己穿好。室内的楼梯走廊每天有专人清洗,干净整洁。----这家小保育园建成三十多年了,很多室内设施不再崭新,却总是非常干净。耳渲目染,你可从2岁就能独立地帮妈妈用吸尘器吸尘,想是受了保育园每天的清晨打扫的影响。


二楼是2岁班的教室,教室门口是摆放各种用品的地方,2岁半的你可会把所有东西自己归位。垃圾袋挂好,(每天孩子的尿片是需要装入垃圾袋自己带回家的。这是日本很有趣的地方,垃圾自己处理。)衣服放到抽屉里、尿片放盒子里、2条毛巾各自挂好,围嘴装盒子里,然后你可会欢快地把联络日记交到老师手里。----2岁半的小人能做这些事情,妈妈很欣慰。在园里,老师一直教孩子们独立收拾东西,自己穿脱衣服,孩子成长得快。


你可的老师是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女老师。年轻的中村老师,总是笑眯眯地,每天每个孩子到教室门口,她总是先蹲下问好,然后给孩子一个大力的拥抱。就是这样简单的动作,让父母们感觉温暖安心。中村老师年轻漂亮体型又好,我曾经以为她还没有结婚,可是一问,中村老师笑着说:“哪里啊。我的第4个孩子都比你可大呢!”我的惊讶和崇敬之情难以言表!


中年的田口老师,胖胖的,一问,也居然是3个孩子的妈妈。还有一位细谷老师,50开外,有两个已成家的孩子。----保育园里与孩子接触的老师都具有保育士资格,同时也是具有丰富带孩子经验的妈妈。我实在佩服这样有4个孩子的妈妈还能从从容容地每天快乐上班,同时也非常安心有这样的多子妈妈老师---她一定比你更懂孩子心理,更搞得定孩子!




[NextPage]

日本的


大班小姐姐们照顾小班小朋友


9点15分是体操时间。全园的孩子聚集到二楼的大厅,一起做体操。日本的保育园体操不死板,准确地说是跳舞。跳的舞蹈呢,都是可爱而有趣的。比如你可喜欢的是那首“我爱吃拉面,呼噜呼噜---叉烧、海苔,大口吃肉…”所有的食物都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很有丰富的想象力。----年长班和年幼班一起活动,增进感情的同时,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小孩子模仿大孩子,其实是有效的教育手段之一呢。我见到两位5岁的小姐姐对你可照顾有加,总拉着他的手做体操,还煞有其事地跑到我面前,嫩声嫩气地说:“你可有我们照顾,放心吧。”模样可爱至极。老师也鼓励大班孩子给小班孩子穿鞋等,锻炼孩子们的自主性,小人儿也超喜欢和姐姐们玩。


体操后孩子们每人一杯凉麦茶,9点半出去玩。老师笑哈哈地点名,像唱歌一样,答到的声音每天都换,“今天统一用汪汪声答到噢。”




[NextPage]

日本的


每天的餐桌


“今天是喵喵声噢!”孩子们笑着用这样的声音答到后,自己去取帽子和衣服,一个个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庭院里玩耍。


庭院里有沙地、三轮车、滑梯等,保育园的玩具已旧,但不影响孩子们开心的指数。----保育园尽量每天都安排在户外玩耍晒太阳的时间,还常带孩子们去看看附近的电车什么的,老师们都像孩子一样,陪孩子一起笑闹,对孩子多是“哇!真棒啊!”的鼓励,场面很和谐。


午餐前洗手、换尿片、换衣服,程序井然有序。三位保育士之外,还有1到2位保育士助理,会在老师给孩子讲故事的时间,迅速收拾好东西,摆好饭菜。你可从1岁1个月入园开始,从没有用过塑料杯碗,一直用的是普通瓷杯瓷碗,掉在地上是会打碎的。我开始很吃惊,也看得战战兢兢,但老师说:“没关系的。打碎了不要紧,打碎了孩子们就知道珍惜了。”




[NextPage]

日本的


每个月的菜谱


每个月的菜单,会提前发到家长手里。每日饭菜,都在一楼的大厅里展示,旁边的小黑板上写着各种食材的产地。午餐通常是一个前菜凉菜、一个主菜(或鱼或肉)、一份米饭、一个汤、饭后一份水果。日式面条、意大利面条、中式面条及面包等与米饭搭配,每两周不重样。对有鸡蛋及其他食物过敏的孩子,保育园还准备了特别菜单。----值得一提的是,每天午餐,保育士的老师们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吃饭。吃同样的饭菜,用同样大号的杯盘,有挑食的孩子,老师会观察,实在不吃的东西不勉强。但孩子们看老师吃得香甜的样子,往往会模仿,自己也吃得干干净净。你可就是这样。老师说1岁多的时候,你可常把不爱吃的蔬菜都扔到麦茶杯里,有时还把盘子整个扣在桌子上,但现在,小家伙基本上都吃光,“不太爱吃的菠菜汤也会嚼一嚼吞掉。特别可爱。”老师说。这样训练出来的你可晚上回家吃饭也基本自己吃,生龙活虎,姥姥每每非常开心:“这孩子吃饭太乖了!”其实是保育园功劳大大地。




[NextPage]

日本的


每天的联络手册由孩子交给老师


午餐后收拾停当。12点到2点是午睡时间。窗帘拉上,小被子铺好,孩子们各上各的小床,睡不着的老师会背在身上,哄着入睡。午睡期间,老师们写联络日记,给家长们写孩子上午的活动状态,每天与家长互动。


午睡后,老师弹琴,孩子们唱歌。老师琴弹得好,孩子们也唱得可爱。2岁班几乎每隔一个月就有活动。比如10月份刚举办过全园运动会,12月又是孩子们的歌唱比赛和“戏剧表演赛”,有人说保育园只负责哄孩子,不负责教育孩子,其实保育园也在不断革新,为孩子创造更多更有趣的玩的环境。


下午3点,间食时间。通常一杯牛奶,几块饼干。或者一个饭团,一碗蔬菜汤。




[NextPage]

日本的


每天的垃圾袋要各家带回


3点半之后,是老师讲故事、看绘本,孩子们做游戏的时间。到了下午的老师们仍然精力充沛,讲故事形象生动,还常常让孩子们猜接下来的内容,孩子们被迷到自不必说,连家长们都不由自主地会被吸引住。


5点开始陆续有家长来接孩子,老师们会逐一地与家长聊几句孩子在保育园的表现,回家要拿的袋子---装着垃圾袋、脏衣服、联络手册等,一并带回家。


你可的这家保育园最晚到6点15分,也有不少保育园到晚上9点,方便职场妈妈。


你可的保育园一天通常如此。




[NextPage]

日本的


每天在院子里玩耍


3,孩子们的穿衣戴帽


单列出来孩子们的穿衣服问题,是因为看国内经常报道日本的小孩冬天也光着小腿,有的介绍是日本从小训练孩子不怕冷的精神,当然有这个层面,不过上纲上线到“瞧!孩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了。


其实日本孩子也一样怕冷。确实穿得没有国内那么球鼓鼓,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不冷。不是说孩子抗冻不怕冷,而是日本的气候和社会环境如此。以东京举例,冬天最冷也一般不到零度。通常在零上,“即使零上,那几度的气温也够冷啊!小孩子短裤,女性穿丝袜不是冻坏了?”---确实。所以更重要的还有,社会环境设施的完备。在东京进入各种室内,超市、图书馆、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基本一年四季恒温,一直保持22度左右。冬天开暖风、夏天开冷风,即使春意盎然秋高气爽室外温度适宜时,也要开冷风、暖风或送风。说日本环保,其实从浪费电力的角度来讲,不环保,但营造了适合人类生活的温度环境是确实的。


电车里更是冬暖夏凉。夏天的冷风很强,拥挤也不至于太大汗淋漓;冬天所有的电车座椅都带暖气,坐上去屁股热乎乎,完全不用担心坐“冷板凳”。




[NextPage]

日本的


小鞋子每天自己换穿


还有日本的防寒内裤种类繁多,在裙子里面、制服里面各种毛短裤应有尽有。所以看似孩子们光着小腿,其实小女孩穿着防寒衣裤,手里还常常带着“热宝”(一接触空气就发热的一次性保暖袋),走几步就是温暖如春的电车内和室内,冻不着的。加上孩子们运动量大,总是在奔跑和行动中,穿太多,绝对是要出汗的。


日本的室内,一年四季需要一件衬衫加一个薄外套,冬天如此穿不会热到,夏天如此穿不会冻到。


去年4月份1岁多的你可刚进保育园时,老师会把孩子的袜子脱下,让孩子们光脚走路。理由有二。一是穿袜子容易在地板上滑倒,二是光脚能刺激脚上穴位。冬天老师会让穿上袜子,再穿室内鞋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光脚丫。


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总担心冻到孩子,常给穿的很多。你可刚入园的半年,有时会感冒发烧。但是,2岁后的这8个月,还没有生过一次病。


三分寒七分饱,是我们中国的老话。日本的教育机构把这句中国的老话实践得很好。实践的结果是孩子们不娇气,相对健康活泼。




[NextPage]

日本幼儿园有何不同


食材产地


4,日本的保育


我个人觉得,日本的保育园值得我们学的是三点。一是制度,二是快乐的教学方法,三是热爱的职业精神。


制度方面,都快可以说日本是个实现了均贫富等贵贱的国家了,政府鼓励多生孩子,不但体现在生孩子时给补助,生下后每个孩子每月都有补助,还有在公立保育园费用方面“工资高的家庭多交钱,工资少的家庭少交钱”,让孩子们能有相对公平的保育环境。


教学方法方面。保育园的老师们都是从小受到动漫熏陶长大的缘故吧,总感觉比国内对付孩子的方法更幽默,更可爱。唱着歌点名;唱着歌让孩子们自己穿鞋子,穿衣服;大孩子帮助小孩子;有秩序地进行一道道程序,让孩子们记住每个规矩,尽量让孩子们自理…2岁班,似乎老师们应该很忙乱地对付还类似小动物般的孩子们,但他们做得从容而快乐,教学方法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第三个,也是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老师们都有热爱保育事业的职业精神。不一定日本所有的保育园老师都如此,但至少我遇到的老师,我观察到的保育园生活中,每天清晨园长笑脸问候,每天老师蹲下身子大力拥抱每个孩子,不管中国孩子、日本孩子、黑人孩子,同等对待,看不到老师焦头烂额的样子,很少老师生气斥责。孩子生病时虽有老师的忧虑,但都是冷静而平和的情绪。


我想,这样的职业精神与整体的社会环境有关。获得保育士资格的老师们,工资相当于白领阶层,没有各种保育费用等金钱瓜葛的纠结,老师们便显得纯真,教得心安。




[NextPage]

日本幼儿园有何不同


由孩子们自己整理物品


保育园老师是否热爱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直接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情绪。3岁以前的孩子,看似什么都不懂,其实懂得太多了。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切身地感受到爱与不爱。每个小婴儿出生时都是满含恐惧与不安的,需要给他们爱的箱子里不断注满爱,不断地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孩子才会渐渐地情绪稳定,渐渐地开朗乐观不慌张。而保育园老师有个热爱与快乐的心境,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


保育园是一个训练孩子规矩和社会属性的地方。很多朋友认为,3岁以前不应该送到任何社会设施里,妈妈要上班,就让爷爷奶奶、保姆们带就好了。


我个人不赞成这样的想法。首先保育园设施齐备,都是针对乳幼儿的特殊设计,送保育园要比在家带孩子要安全许多;其次1岁多的孩子已开始懂得自理,懂得规律和规矩了。这时候培养孩子的社会属性,完全不早。让孩子们在有爱的集体里,与同龄的小朋友相处,与开心快乐又有方法的育儿专家们在一起,孩子们成长得最快。




[NextPage]

日本幼儿园有何不同


自己挂毛巾


同时,下班回家的妈妈会更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以我们家为例,从6点接回你可,到10点你可睡觉。这段时间,我不看手机,不看电视,不谈任何工作,全心地陪你可吃饭、疯玩、笑闹,讲故事,做游戏,一起洗澡,上床讲故事,陪他一起睡觉…孩子在妈妈的爱中,充分地感知与感悟---自己与家人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不是万不得已,我认为孩子一定要在父母身边,才能彼此感受到爱的成长。


日本的保育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一个月前我参加的一个日本女性媒体人会议,专门讲“日本的保育园问题”。讲师是日本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翁百合女士,她作为专家亲自参与制定国家政策。 到2013年6月为止的第一期“规制改革会议”中,安倍内阁的“一丁目的一番地”(重点之重点)包括能源问题、健康医疗、雇用、创业等,而保育问题成为其中最优先课题。


翁女士表示,政府改革是准备在5年之内改善保育园不足,实现“待入园儿童”为零的目标,但从专家和百姓妈妈们来看,“这样的速度太慢了!”职业女性越来越多,需要更多的保育园为妈妈们提供相应举措解决这几年的问题。于是政府许诺争取将时间缩短到两年。




[NextPage]

日本幼儿园有何不同


图书可以自由借回家


同时,东京都的保育士,预计到2017年为止约有2.2万人不足,这也需要增加保育士资格考试的次数以及增加保育士资格的宣传。


还有人利用政府针对保育园的福利政策和福利基金漏洞,以开保育园为名,获取私利。专家们呼吁公司化的私立保育园的审查过于严格,需手续从简。


更有很多妈妈们表示:“不需要政府居高临下地说什么保育园是福利,我们不需要福利,需要的是服务!”希望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保育园的“身份”。


看来在日本,要满足所有妈妈和孩子们,皆大欢喜,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