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让我写日本的时候我写什么
|
作者:毛丹青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23 9:14:4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这些年为国内不同的月刊杂志写了不少栏目文章,本来以为栏目的主题是以我身边的琐事儿为主线,轻松地写写就行了,不用那么煞有介事。起先跟编辑沟通得蛮好,写也写了,登也登了。可不想杂志主编突然表示,希望我写一下日本首相,尤其写他十分矛盾的性格云云。 这个要求好像是个人,只要他住在日本,爱写点儿文字的,就能写政论文章。当然,谈论政治是一个容易引起公众瞩目的话题,比如我记得过去有一份东京的周刊杂志曾经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小泉首相六十岁依然在梦精”,类似这样的噱头,从日本的小报上找找,东拼西凑一下,编译一下,再加上挑逗性强一点儿的文字,只要你写出来,拿到网上贴贴,或者投给一些报刊的娱乐版,就很有可能扩散开来,更何况是公众的“人”的下半身的那点儿事儿呢? 对于公众媒体而言,有关日本的话题是属于边缘的,无论是政论的,还是文艺的,凡是有关日本的事儿一般不比欧美,比如像好莱坞那样的话题。加之,日本近年来的政治老跟中国交恶,这实际上使一批吃中日饭的人比较尴尬。但愿这个看法只是我的一个偏见,不过,这么多年,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表达自己的身边琐事。 我认识的大报记者就说;“真不愿意在这个时期到对方国家常驻!看谁谁都很冷的样子。”说这话的人一个是中国一家大报驻东京的首席记者,另一位是日本一家大报驻北京的首席代表,同样的位置,不同的立场,说的却是完完全全一样的话! 其实,历史和现实应该有两类叙述,一类是宏大叙述,一类是细节叙述。所谓宏大,是指那些基于社会上的大变革大潮流的叙述,而所谓细节,指的则是每个个人的一些感受而已。个人感受的积累当然是历史与现实中最基层的组织细胞,个性的也好,异端的也好,颓废的也好,过激的也好,只要放到个人那里就是合理的,甚至也是美丽的。但拿到公众当中,成为社会中的一个标志的时候,这份个人细胞必定会发生变形! 跟国内的杂志主编的回答很清楚;“我写不了大的话题,也写不了太公众的人,只能写身边琐事,而且是崇尚美好的,稍稍让你感动的琐事。”不用说,栏目文章上所写的人几乎都是我直接认识的,这样写觉得好玩儿,也觉得亲切,从来就不会有陌生的感觉!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