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安倍面临“涨工资”还是“加奖金”的难题

作者:倪亚敏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8 9:51:5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2014年,安倍经济学在日本进入深水区。在经济领域,对安倍内阁过去一年的作业成绩,各界的反应因侧重点不同而褒贬不一,若仅限于短期摆脱通缩并提振GDP成长,则这位看起来意志坚定的右翼领袖算是抵达了阶段性目标。但轻微通胀与靠日元贬值拉动的GDP成长并不等同于可持续的经济成长,这一点安倍首相本人应当也很清楚。


按照他提出的构想,阶段性目标之后还有这样两个期许:其一、日本企业在前一段的时间获利后开始给员工增加工资,而增加了工资的员工在此之后增加消费,政府恰在此时提升消费税,于是企业与政府也随后收益(企业增加开支,政府减轻负债),而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其二、抓住这个时间推出并执行日本经济-社会的结构性改革,调整税率(特别是个人与企业所得税),促进就业,鼓励创新,改变人口结构,减少政府管制并提高行政效率等。因为包含这样的结构性改革,有人为安倍经济学的实践加了个美丽的标签——量化质化宽松(QQE)。不难看出,企业加薪是第一个期许中的关键,安倍为此已经多次呼吁企业主践行加薪,促成经济循环。


期许归期许,日本经济现在所面临的大问题是:结构改革是艰难任务,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难见实质举措;而企业加薪是企业行为,政府只能是呼吁,也多少有些是安倍内阁的一厢情愿。来自日本京都新闻社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仅有17%的企业打算给员工加薪,另有一部分企业已决计维持薪酬现状,多数持观望态度,表示要到年末视企业盈利状况而定。当然,“挺身救主”的大企业也不是没有,丰田和日立这两家产业巨头就已经公开表示,将给员工加薪。即便是这两家直接受益于安倍经济学的盈利大户,也是六年未给员工加薪了。


安倍首相非常担心的一件事,就是盈利企业只发奖金而不是加薪。日本有研究显示,如果企业只是发放奖金,则这笔钱基本上会存放在员工的储蓄账户;换言之,只有加薪才能明显促进全民消费。如果全民消费不能提升,而安倍时间表上的增加消费税在4月份又开始实施,则日本是不是又退回通缩时代也未可知。


拥有600万会员的日本工会联合会一直致力于为全体会员争取每年增加1%薪水的权益。具体企业的工会有不同的目标,但也是大同小异。比如,丰田的工会希望涨薪1.15%,而日产、本田和三菱的工会希望涨薪0.96%。有迹象显示,随着这些企业近年盈利的增加,劳资间有关薪资涨幅的谈判气氛正趋于紧张。


在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日企的员工待遇在发达国家独树一帜,令人印象深刻:高就业、稳就业、高工资、高福利、低收入差。日本也因此少有西方发达国家常见的罢工,更不要说全国规模的大罢工了——可以说几十年未有。但,如果工会与企业的涨薪谈判最终出现僵局,工会方面的动作似乎也在指向这么一个选项。这大约是安倍内阁所不乐见的。


同样是来自京都新闻社的调查显示,有高达73%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没有感受到安倍经济学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在日本,多数民众并不是股民,而安倍经济学的前期最显著“成效”就是股市。实际上,对于那些没有涨薪的工薪族,即便是轻微的通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只能是利益受损。在更大的社会图景下,经济发展能否如愿,很大程度上要看全民的信心。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