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武士切腹是激情还是基情?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5 12:42:29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武士道精神里,最令人震撼也最匪夷所思的就是切腹。切腹行为的发明人,是平安时代永祚元年的贵族青年藤原义。


藤原义这个人很是特立独行,爱寻刺激。白天是衣冠楚楚的贵公子,晚上却当起了蒙面大盗。这一夜,终于摸清他底细的官兵将其宅邸团团围住,破门而入。然而眼前的一幕令众人目瞪口呆。只见藤原义坐在灯火通明处,上衣褪至半腰,袒胸露腹。


他膝上有刀,手中握箫。一曲终了,藤原义将刀剑对准自己,一字型横刀切腹,并且还将自己的内脏取出,扔向前来擒拿他的官兵。在欣赏了众人惊恐万分、不知所措的囧态后,撕心裂腹的藤原义断了生气。想必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在自己死后,切腹,会成为后代武士的“行为艺术”。


虽说切腹一幕惨烈而痛苦,然而就是这样的“仪式”,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履行的。


1641年3月,熊本藩主细川忠利在临终前,批准18名家臣为自己切腹殉死。据说,这还是在家臣们苦苦求死后,藩主才勉强批准的。生前与细川关系很好的家臣阿部弥一右卫门没能得到“批准”,因为细川特意嘱咐他,要他扶植新主。然而就在细川死后,阿部被乡里人嘲讽为贪生怕死,就连儿子也因此被欺负。


阿部气愤不已,结果就自作主张地切腹殉死。于是,新藩主光尚继位后,其他18位家臣的妻儿老小都得到了厚待,就唯有阿倍一族反遭惩罚,被削减了俸禄。因为,家臣殉死是必须有主君批准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不要臣死,臣死还连累儿子。


关于殉死,日本学者松田修在其著作《刺青•性•死》中是这样说的,日本人的殉死往往与男色混合在一起的。比如为松平忠吉殉死的石川主马与小笠原监物,都在忠吉生前与其是男色关系;再比如为松平秀康殉死的土屋左马助和永见右卫门,也都是秀康生前的男宠。日本国学家山鹿素行也说,男宠为报恩而殉死的现象相当常见。


那么日本武士对于男色、基情,究竟是怎样一种态度呢?武士道精神必修课本之《叶隐》一书如下阐述,“男性之间的爱更高尚,更富有精神性。这种爱的极致就是暗恋。若能忍住一生不表白,在意淫中从一而终,那将是最崇高、最永恒的爱。如果这种爱能以死为归宿,那么死的本身就使这种爱的张力和纯度提升至从未有过的高度。”


这就跟古罗马军队提倡军中搞基是一个道理,认为这样可以激发战士们的斗志,因为对基友的爱远比对战友的情更深远,也更牢固。而君主对于武士家臣的要求,就是一士不事二主,要能与君主生死与共、生死相随。


这不禁令人想起日本近代最为轰动的切腹殉死者——乃木希典。在旅顺久攻不下后,有多人上奏明治天皇应交换指挥官。然而明治天皇执意不肯,“此时被换下,乃木定会自尽”。


自旅顺归来后,乃木自身虽胜犹败,自责颇深。他上奏明治天皇准其自尽,反被明治天皇劝止。“现在还不是死的时候,朕需要你。如果你坚持要死,也要等朕过世。”于是,1912年9月13日,明治天皇大葬当天,乃木和妻子双双殉死。


乃木与天皇间有基情吗?当然没有。所以《叶隐》里的“男性之间的爱”,应该指的是男人间那种肝胆相照,刎颈之交的情义。


慷慨悲壮,却绝无凄凉!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