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七福神与巫女飘香

作者:毛丹青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1 9:08:0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对中国学生来说,留学日本的一大优势莫过于能够“零距离”触摸对方的文化,无论是体感也好,还是所想所思也好,从最原初的状态说起,学生们的努力都是从现场开始的。几天前,我带中国学生参加日本巫女的研修活动也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选择的研修地点是附近的西宫神社,一个以“七福神”著称的神殿,同时也是以酿酒闻名的地段,之所以说它地段,其实跟神殿境内的树林有关,这一细节从村上春树的小说《海边的卡夫卡》可以读出来。除此之外,他的随笔集《边境近境》也描写了他小时跑到西宫神社调皮捣蛋的情景,其中用一个小玻璃瓶装上乌冬面的面条,然后用一根绳子绑紧后往池子里放,一直沉底,最终捞起一瓶子的小虾!满瓶子的小虾曾经是村上少年的快乐。


其实,说起来,“七福神”的出现跟中国有关,室町时代(14世纪)中叶流行清谈之风,其源头来自中国“竹林七贤”的影响。当时京都的贵族、武士或者大商人,常把“七贤”跟“七神”的书画挂在书院或茶室的墙上,随后,七福神的“福神”就逐渐传播开来,变成了日本民间的喜好。目前,按照西宫神社的解释,“七福神”一般是指惠比须、大黑天、毗沙门天、弁财天、福禄寿、寿老人和布袋和尚七神。


作为上述福神之首的惠比须,恰恰是西宫神社最出名的牌坊,所以它也叫“惠比须宫总本社”。


这里一方面是村上春树少年时的日常风景,而另一方面又是自古以来的习俗传承,一今一古,正好形成了日本文化的立体景观,尤其对中国学生来说,应该有一把活教材的生猛感觉!


另外,还有一点是巫女研修时必穿的服装。日语里也被称之为“巫女装束”,从里到外有一套说法。比如:上半身分别有“布袋”与“白衣”,其中偏短的“白衣”叫“襦伴”,看上去是十分典雅的汉字称谓。下半身是朱红色的,分别叫“绯跨”与“草履”,前者是跨腰穿的裙子,后者就是一双鞋,挂带是朱红色的,长相有点儿像木屐,但走起路时,并不发出与地面撞击的声音。从外观上看,红白分明,一个上一个下,巫女装束似乎浅显易懂。不过,有一回,我听日本巫女这样说过:“其实,上身的白与下身的红是连接起来的,因为下半身的朱红绯跨的包缝必须用白线,以此从贴身部分的朱红与上半身的白衔接,保持全身统一的洁净。”


新年马上就要到了,希望我班上的中国留学生继续发力,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了解日本,了解一个能看得到摸得到,而且有相当质感的日本,最终为丰富我们的视野与智慧所用。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