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为何说日本“礼多人也怪”

作者:孔健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9 19:49:5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是一个礼仪之邦,因此,必要的礼仪是人们必修的功课。礼仪繁多,比如,你突然给日本人送礼,有时会遭到拒绝,让中国人感到:“礼多人也怪”,弄得好不自在。因为日本人绝对不会白拿、白吃人家的东西,他们知道:这礼物之情是要还的。况且,日本还有赠与税,你赠给我的财产和物品是需要加税的。其实,前任首相鸠山由纪夫为何下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鸠山母亲给他几亿元作为政治献金,而没有纳税,受日本国民的谴责。这就是日本的礼仪与规则。


在日本,几乎一切问候致意均伴以鞠躬。鞠躬不仅具有崇拜的功能、致礼的功能、问候的功能,而且直观地反映了日本人人际关系中的等级秩序。具体地说,日本的鞠躬礼大致分为三种:最敬的鞠躬礼、普通的鞠躬礼和轻微的鞠躬礼。最敬的鞠躬礼具有崇拜的功能,它的动作很慢、很深,从而显示出最大的尊敬。这种鞠躬礼一般只在神社和佛寺,在国旗之前施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人对天皇也行这种最敬的鞠躬礼。现在这种情况已有改变。因为,战后发表了《人的宣言》的天皇已经从“神”变成了人。普通的鞠躬礼和轻微的鞠躬礼均具有致敬、致意和问候的功能,只是程度略有不同。前者的动作和作法是:双手紧贴大腿两侧(女子双手放在膝上),身体向前倾斜三十度左右,持续约三秒钟。后者的动作和作法是:双手自然地垂于两侧,身体和头部稍稍前倾,持续约一秒钟即可。


鞠躬礼的“梯形结构”和日本社会的等级序列是相对应的。在日本,等级观念具有根深柢固的基础,至今依然普遍存在,成为日本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正如著名的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所指出的,日本具有“垂直型社会”的结构,具有这种社会结构的日本和西方社会殊然有别。因为,日本的等级差别并不意味着,至少并不始终意味着阶级的差别,并不意味着日本社会被刻板地划分为处于凝固状态的不同阶级。


几十年来,民意测验的结果一直表明,90%的日本人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属于“下流社会”。而且,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贫富差别不甚悬殊。在日本,大部分地区都是深宅大院、豪华公寓和简陋的木屋、小店铺及办公楼比肩接踵地挤在一起,很少有美国的格罗斯角或斯卡达那样的富豪居住区。


除了日益扩展的“团地”(按:住宅小区)以外,不同之收入水平、职业的日本人也都和睦相处,如同一个小村落里的村民。但是,这一切均不否定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社会交往准则,而礼就是将“垂直型”的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以及日本的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的日本社会,传统的礼仪准则已被简化,并且变得越来越笼统。即使如此,从外国人的眼光看来,日本人除了最亲密的关系外,在各种场合,尤其是社交场合,仍然是显得拘泥于礼节,并将这种礼节同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联系在一起。


在日本,“不拘小节”的人即使不被认为不道德,至少也会被认为不文明和缺乏修养。按照赖肖尔的说法,“日本人即使不一定是最有礼貌的人,也是世界上最拘泥于细节的人。”强调言行举止的循规蹈矩,有时使日本人显得十分谨小慎微,因为他们生怕自己“越位”,遭到无形的讥笑。


在日本,特别是社交场合,一切都是按照等级制的原则表现出来的,“座位”的安排上尤其如此。按照日本人的规矩,任何正规的场合,一个人坐在什么地方是事关等级区别和是否殷勤好客的大事。因此,地位显赫的人或客人须请其在“上座”就位。所谓“上座”,在日本式的房间里,就是陈列艺术品之类的壁龛前面,在其他样式的房间,如西洋式房间、图书馆室、办公室和餐厅,则是离门最远的座位。而且,在注意等级观念的日本,不仅房间里如此,即使乘火车和汽车,甚至乘梯,也有“上座”和“下座”的区别。总之,在日本,“各就各位”是一种根深柢固的传统习惯,是人们经常注意遵守的行为规范。就严格的意义来说,日本社会几乎没有“平级”,任何细微的差别,如工龄的长短、年龄的大小,也会构成一种差别,并成为区分“先辈”、“后辈”的标准。


除此之外,日本人十分注意处处讲“礼”,而且,这种“礼”似乎始终和等级密切相关。日本人与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时,有递送名片的习惯,且递名片须根据对方的资历和地位,从高到低;并且,如有主客之区别,主人应先向客人递名片。虽然这种习惯和别处并无不同,但含义却有所不同。如罗伯斯·C·克里斯托弗所言,在日本,人们之所以交换名片,“理由只有一个:在确定对方所属的机构,并弄清他在那个机构中的职务之前,无法肯定应该给对方多大的敬意。”也如赖省尔所言,在日本,“交换名片的主要意义在于明确某人的具体地位和所在单位……这有助于确立相互之间关系的性质,并表示礼貌和尊敬。”


一般认为,喝酒之际是日本人言行举止最不严肃的时候。即使如此,他们仍然受到礼的约束。在日本,虽然醉酒和酒后“失言”、“失态”会得到谅解,却不应自斟自饮。即使是关系十分密切的朋友和同事,日本人一般也恪守互相斟酒的规矩。


日本人也有送礼的习俗。在日本,租借房屋时要送“礼金”,每年的中元节和岁暮要向“关照”自己的人或单位赠送礼品。许多特定场合,送礼更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在日本,“礼多人不怪”的说法未必行得通。因为,礼是一种“恩情债”,如果没有显而易见的理由,送礼只会引起对方的不安。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