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如何看待日本地震后的网络舆论

作者:长平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119 更新时间:2014/12/6 17:04:4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发生惨烈的大地震,并因此造成伤亡巨大的海啸,以及至今悬在头顶的核威胁。这是人类的大悲剧,作为人类共同体成员,我们理当对其表达同情、予以抚慰并努力救援。但是,一些网民幸灾乐祸,认为地震是老天对日本人的惩罚,令人欢欣鼓舞,死伤越大越好。他们认为日本人在战争年代欠了中国人那么多的血泪债,仇恨是难免的,诅咒是正常的。这种现象让另外一些中国人感到难堪、羞愧和愤怒。他们认为这些庆贺者的表现,打破了基本的人道底线,降低了整个民族的素质。


如果说文明有一些标准的话,那么在别的民族遭受灾难时弹冠相庆,则是不合格的现代人的作为,表现出道德和智识上的欠缺。对于这些人持什么态度,恐怕又是一种文明的标准。这些幸灾乐祸者,不是挣扎于物质生活的底层,就是困居在精神生活的底层,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他们处境不顺,收入不丰,资源不足,几乎无从了解日本社会和民众。他们中间的很多人,需要一些发泄渠道,于是想象了一个可以随意咒骂的国家和人民,还把这种咒骂和爱国联系起来,从而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


另外一种声音,压倒性地成为热门话题。那就是日本民众在灾难中所体现的理性、秩序和信任。


如此大的地震,并没有让日本人乱作一团。即便跑到大街上,他们也没有挡住车道,交通畅通无阻。绝大多数民众听从指挥,进退有度,从容淡定,谦卑有礼。尤其是他们的学校建筑,再一次被证明是最牢固的避难所。地震死难者的名单,也迅速地被公布出来。媒体难得高调地赞美日本,充满了对这个民族的惊羡和敬佩。


这种赞叹也让我产生一个担心,那就是假如纯属假设再次遇到类似灾难时,中国人该如何选择,是使劲奔跑还是静候命令?要知道日本人的理性淡定是建立在一个可信赖的社会体系上的。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身处那么严峻的形势中,并没有发生哄抢食品的现象,而我们这里的超市里却看不见盐巴了。


哄抢盐巴的行为中缺少基本的理性,可是痛骂民众的“愚昧”有时同样显得粗鄙。不要把问题简单地归结到民族性格上,要注意社会对公民的教育和培养。


[1] [2] [下一页]


璐€氭棩鏈鍏嶄腑浠嬭垂甯偍鍔炵悊鍘绘棩鏈暀瀛︼紒
杩樺湪涓虹暀瀛︽棩鏈殑涓粙璐硅嫤鎭煎悧锛熻疮閫氭棩鏈甯綘鎼炲畾锛�
鍏嶉櫎涓婁竾鐨勬棩鏈暀瀛︿腑浠嬭垂鐨勭儲鎭硷紝鏃ユ湰鐣欏涓嶈閽憋紒
鏃ヨ浜ゆ祦鑱婂ぉ瀹わ紝鍥藉唴鏈€鐏殑鏃ヨ鑱婂ぉ瀹や箣涓€锛�
鐣欏鏃ユ湰涓嶈閽憋紝鍏嶈垂甯偍鍔烇紒
鏃ヨ浜ゆ祦璁哄潧锛屽浗鍐呮敞鍐屼細鍛樻渶澶氱殑鏃ヨ瀛︿範璁哄潧涔嬩竴锛�
璐€氭棩鏈鍏嶈垂甯偍鍔炵悊鏃ユ湰鐣欏銆�
瑕佹兂鍘绘棩鏈暀瀛﹀氨鎵捐疮閫氭棩鏈锛�
璐€氬箍鍛婂悎浣滐紝鍦ㄨ疮閫氭棩鏈鍒婄櫥骞垮憡锛屾棩璇煿璁€佺暀瀛︽棩鏈殑鎺ㄥ箍骞冲彴锛�


51La鍏嶈垂鐣欏鍏嶈垂鐣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