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真的进入“低智商社会”了吗

作者:蒋丰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2 21:59:4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是一个善于创造词汇的国家。他们不仅可以把汉语的草字变成日文的“平假名”,还可以把汉字的偏旁部首变为日文的“片假名”,进而可以搞出难以计数的“和制汉语”,然后反过来影响中国。据统计,中国现代汉语中28%的词汇就来自日本的“和制汉语”。


曾几何时,日本出现战后复兴奇迹,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目睹此情的日本人,于是推出一个“中流社会”的词汇,号称日本已经进入“一亿中流”时代,意思是说日本社会是一个一亿多人都过上了“中流水平”的社会。平心而论,这话也不能算是假话,截至目前为止,在亚洲消灭了“三大差别”的国家,应该是惟有日本。但是,风水轮流转,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一个“经济上失去的十年”结束以后,紧跟着又是一个“经济上失去的十年”,当年亚洲“四小龙”的持续发展已经不用多说,“金砖四国”、“G20”等等都是具有经济迅猛发展含义的“非经济概念词汇”,邻国中国的经济飚飞更让日本在“羡慕、嫉妒、恨”之外,一方面享受着“红利”,另一方面又有些无奈。相比之下,日本则是经济持续低迷,景气萎靡不振,这样,一个“下流社会”的词汇又在日本出现了。许多中国人看到日本人这样形容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愿意认可,甚至以为是日本的AV文化把日本引上此路的呢。其实,日语的这个新词汇指的是日本社会的经济水平特别是日本民众的经济感觉。


日本从“中流社会”走向“下流社会”的时刻,日本著名经济战略家大前研一通过自己的著作又推出了“低智商社会”的概念词汇。他把“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社会的种种问题归因于“集体智商衰退”,并总结了“低智商社会”的几点特征:“集体不思考”;“集体不学习”;“集体不负责”等等。


对于“低智商社会”的概念,许多日本人是不同意的。横滨市立大学一位教授对我说,大前沿一喜欢“炒词汇概念股”,他“创造”的词汇可以编写一本词典小册子的。但是,从日本今年诺贝尔获奖来看,日本就不是一个“低智商社会”。《东洋经济》周刊“中国专题”问题编辑组一位资深编辑则说,现在中国好像已经到了“不差钱”的时代,但中国人频频到日本来招商,主要招揽人才和技术,这也说明日本不是一个“低智商社会”。还要看到,日本现在许多大企业已经把研发中心设立在中国,特别是汽车行业,已经准备把未来研发出来的使用太阳能的汽车首先投入中国市场,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让中国市场的产品档次永远比日本市场低上几级。这样的“战略考虑”应该说也不是“低智商”的。


不过,细观日本社会,还真的不能说是“智商越来越高”。日本著名书法家柳田泰山对我说,前首相麻生太郎在位的时候,准备在秋叶原建设国家级动漫殿堂。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把个人爱好转变成为国家行为。至今为之,日本都没有一个书法博物馆。这种动漫殿堂的建立只能让人们越来越疏离文字,重新回到“看图”的时代,这是一种倒退,是一种“对智商的促退”行为。也巧,日本东京都的知事和副知事都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两个人可谓“文人治都”,都对都厅职员“远离活字(文字)”的现象深为担忧,认为这样下去日本政府机构的“智商”会越来越低的。于是开展了“读书活动”、“识字活动”,还要对汉语进行等级考试呢。


在东京涩谷、原宿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染着黄头发、涂抹着闪亮发光眼影、穿着超短裙、无论春夏秋冬都露着两截粗壮大腿的成群成群的女学生。她们号称是“卡哇伊文化”(中文译为“可爱文化”)的代表,她们称赞事物,通常高频使用的只是“卡哇伊”(“可爱”)、“死够伊”(真好)两个词汇,然后就是吃,吃到嘴里就会说“欧以西”(“好吃”)。据统计,这三个词汇,是日本当代高中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因此,把当代日本高中女生称为是“低智商的一代”应该是不会有反对意见的。


“啃老族”、“宅男”、“宅女”、“登校拒否”等等词汇,都是在日本首先出现的。它既可以说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低智商社会”的折射。


具有深沉危机感的日本人,一向不惧怕批评自己、贬低自己。但是,我还想说,我们千万不要把日本人这种“自虐”意识下对自己的批评,当作日本的全部。这样,我们可能会误读日本的。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