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自杀大国日本随想
|
作者:蒋丰 文章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24 11:00:5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6月6日晚上8点多钟,我的两位同事下班经过池袋车站北口,看见有几千人围在一栋11层大楼的下面。现场的气氛十分紧张,警察拉出了黄色警戒线,红色消防车、白色巡警摩托车以及急救车等,一辆一辆都闪烁着红灯,回响着蜂鸣器。警察在周围铺了一个又一个大大的黄色厚实的海绵垫。抬头往上一看,11楼的楼顶站着一位女性,她要自杀! 同事说,总听别人讲日本人不爱看热闹,这次领教了。我无语,但我坚持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看热闹,更是一种对鲜活生命面对终结时的关注。都说日本人的内心是脆弱和孤寂的,但他们还没有脆弱到面对死亡可以无动于衷的地步,也还没有孤寂到在生命结束的面前可以熟视无睹的程度。这种“热闹”是人性的一种流露。 看着两位同事拍回来的一张又一张照片,听着他们把照片发到华文媒体“华人镜头下的日本”栏目的建议,我摇摇头,没有同意。几天下来,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着他们镜头下的作品。如果从新闻摄影作品来讲,这应该说是好作品,但是,那位女性从楼檐飞跃下的一瞬间,对生活的绝望、对人生的诀别,岂是几幅照片可以反映出来的?! 日本是一个自杀大国。有的时候,觉得日本人对死的选择胜于对生的渴求。这个社会病理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有种种不同的解释。我想,不管怎样说,这样生命模版都是不值得效仿的。 日本人最崇拜的德川家康,在织田信长因为家臣叛变发动“本能寺之变”而自杀后,也曾想过切腹自杀追随大他8岁的织田公而去。但是,最后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历经风吹浪打百般磨练,最终实现了织田信长的遗愿——统一了日本。 其实,在人世间,许多时候,选择活比起选择死来更需要勇气和信念。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