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中日男人在外形上的区别
|
作者:王一帆 文章来源:weilan.com.cn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17 19:16:3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在北京飞往东京的飞机上,有时候你肯定会纠结,和你身边的男士说不说话?用中文还是日文?但很多时候看对方一眼就能判断对方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如果坐头等舱的话,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首先是日本人能坐头等舱的人不多,所以看到有人坐在你身边,年龄又比较年轻,穿一身便服,那么你尽管和他说中文好了。如果碰上了岁数比较大,一身西服革履,那么就说日文好了,通常日本中年以下的人是坐不了头等舱的,只有那些岁数在六十以上,而且在企业里已经具有总裁、董事长之类的头衔的人,才有希望坐一次头等舱。 如果你晚到了一会,发现在头等舱自己身边的座位上已经有人坐在那里了,除了从年龄穿戴上可以判断对方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外,还有一个特别管用的区别方法,那就是从坐姿上进行判断。中国人往往坐得比较随便,日本则是腰板直直的,双腿紧紧并在一起,显得格外的紧张。 中日男人在外形上已经很难区分 30年前记者刚刚进大学的时候,要区别中日男人,简直再容易不过了:我们是一身蓝色的中山装,或者是工作服,能在上衣兜里插上一只圆珠笔,就能说明他是在上学的人了。日本人差不多人人一套西装,也是蓝色的,有时会系上一条带了一些小花的领带,但肯定其中有些颜色会与西装非常的协调。中国的导游或者翻译会紧随在日本客人左右,也是一套西装,同样扎一条领带,但那西装布料大都不怎么样,领带颜色和西装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区别中日男人也不困难。 大学里的老师是从日本回来的华侨,对中国的事知道的不多,特别喜欢研究中国。似乎看过不少战前日本特务机关对中国的研究报告。老师就说过,日本特务机关发现,从睡梦中惊醒后,立即穿衣服时,日本人喜欢从衣服的最下面的一个扣子系起,而日本以外的民族大都会从第二个扣子系起,如果是军人的话,他可能系的第一个扣子就是风纪扣,也就是说是从第一个扣子系起的。所以日本特务机关曾经多次用这个方法,把不少混入到日本人中的中国人找了出来。不过那是太久远以前的故事了,对于今天我们从外观上区别中日两国的男士,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 在20年前去日本留学时,我相信通常情况下,日本人的个子会比我们矮一些。到了日本一看,40岁以上的老一代日本人可能比我们矮一点,但年轻人基本上和我们一样高,或者是比我们高一些。和自己的同学站在一起,看看日本人各个身材匀称,膀大臀圆,四肢发达,而我们的很多中国同学要么瘦的像一根豆苗,胖一些的又只是只有一个挺起来的肚子。自小缺乏锻炼,营养不良后开始狂吃,可以从两国的男学生的体型上看出几分。 这10年在日本工作时,发现已经很难从外观上判断中日男生了。不论是在东京的校园,还是走在北京的大街上,一样是喷了摩丝的刺猬头,同样是看似几天未刮的胡子,黑色的细腿裤,并不配套的西服上衣,敞开的带些颜色的衬衫。如果刻意去区分谁是中国藉,谁来自日本的话,记者更愿意从他们身上的公文包去判断。那些拿了一个名牌公文包,但再掏出一个大路货名片夹的,基本上是日本人。只有那些一身名牌包装的人,才会是中国名士。在日本文化中,他们更愿意留下一些可以再推进的领域,不会一身上上下下金银素裹。中国的男士,很多时候会做到极致,基本上不会留下任何空间。 日本人直着脖子鞠躬 现在不论中国还是日本,电视剧中让对方国家的人出镜的机会都多了起来。在日剧中,依旧穿着和清代的服装差不多的中国南方人,操一口慢吞吞的北京官话,和日本跨国公司谈合作的镜头一出现,就知道日本导演看香港功夫戏太多,中毒太深,有些不可救药。但回到中国看看那些在战场上走路没个样子,扎堆冲锋找死的日本丘八,对于在日本学习工作的人来说,那实在是穿着日军服装的国民党军队。除了剧中的日语绝对的不是军队语言,甚至连日本小学水准都没有以外,动作上的差距更有天壤之别。 中日都有鞠躬的习俗。日本是腰以上要直立不动,平平地把腰弯下来。中国则是先垂下头,然后再弯腰。在中国的寺院里,日本游客学习中国的老太太鞠躬叩头时,也是这个样子,眼睛直直地看一下中央的菩萨后,笔挺地鞠下自己腰板。中国游客则要顾及周边的各位神仙,环顾左右后,低下头,弯腰鞠躬或者叩头。双手合十时,中国人喜欢以手腕为机轴,不断地上下摇摆。日本人则后一动不动地放在胸前。 男人的世界非常讲究级别、顺序,在官场上、企业中不能有半点错乱。日本通常会比中国严格许多,我们很少看到他们有乱了队形的时候,总是总裁走在前面,然后按级别鱼贯而行。但到了宴会场上,只要酒过一巡,日本的森严等级立即溃散,大家端起酒杯,基本上不分上下,气氛非常的和谐。中国则在最后不会出太大的变化的。酒场也是官场。 崇文与尚武 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中日男子行为举止的不同,最大的原因在于中国男性文化“崇文”,而日本的男性文化更注重“尚武”。 受上千年的科举文化影响,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以“文”为主。最好能考全校、全地区第一,除了考试外,最多让孩子学一些乐器,至于孩子的体育当然也重视,但那是次要的。 日本虽然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主要是科举在中国出现以前的文化,日本没有引进科举制度,古代武士负责保卫家园,武士的行动是各个地区蕃民的准则。战后日本的尚武精神主要表现在了体育上。大多数日本人都会一些体育项目,所有学校自小学期起就有各种体育俱乐部,从少儿起就受到了良好的体育教育。武士社会中的上下级观念,在体育俱乐部中得以传承。 崇文与尚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日男子根本不一样。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