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为什么日本人爱读报?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25 8:31:3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西洋镜


“在现在的日本,地铁、公车或者马路上,还会有很多人看报纸吗?”对于这个问题,不管是曾去过日本的人或者来自日本的友人,回答都是肯定的。为何在新媒体引发的信息爆炸席卷全球时,日本报纸却能“免疫”呢?为什么日本人爱读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拜访了日本发行量最大的《读卖新闻》中国总局局长加藤隆则。


95%的发行是靠读者订阅


加藤隆则1988年进入《读卖新闻》,如今已在报业工作了25年。也许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病,即使是简单的交流,加藤也准备了厚厚一叠资料。他坐在我对面,每讲到一处,就弯下腰翻到那页的资料,指给我看。


《读卖新闻》1874年创刊,是日本现存寿命最长的报纸,发行量1000万份,居世界首位。


《读卖新闻》六成的收入来自于销售发行,广告收入只占两成,另外还有一些诸如房地产等其他收入。


在全部发行的份数中,约95%是订阅。维持如此大的订阅发行,不是件容易的事。


《读卖新闻》在日本全国约有7400家报纸销售点,在其中的从业人员约9万人。加藤刚刚入行时,曾到销售点进行培训,跟着送报员一起工作。


“工作非常辛苦,基本上凌晨两三点起床,然后套报纸,把广告夹在报纸中。大概6点左右结束早报的派送工作。休息一会儿,继续着手开拓新订户。中午12点过后,《读卖新闻》的晚报又出街了。”加藤说,以前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做报纸销售员,能够拿到报社发给的奖学金。


巨大发行量培养对报纸感情


日本各大报都是这种独特的网络状发行方式。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报业迎来了大发展,巨大的发行量同时培养了日本人对报纸的感情。加藤说,那个时候,如果一家人不订报纸,会被人看不起。会有人说:“瞧这一家人,连报纸都不看。”


那时日本报纸的竞争非常激烈。销售人员拿着一大堆赠品去问:“要不要订报纸,订就送。”据说,曾有销售人员许诺订报纸送洗衣机。为防止其他报社的销售人员“搞破坏”,报社还会专门雇用退休警察来监督。



正是这种独特的发行模式,维持了日本报纸经久不衰的高发行量。


不过,加藤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这是一头大象,正因巨大,所以转身更加缓慢”,“如此大的销售制度,不能一下子改。我们要考虑销售点的感受,所以非常谨慎地对待网络的发展。”目前,《读卖新闻》上60%的内容能在网上看到,只有纸质报纸的订户才能在网上看到所有的内容。


报社投入维持“文字文化”


日本报纸发行量巨大,但是日本高校的本科阶段新闻专业较少。加藤的同事大部分都不是新闻系毕业生。


“日本报社在培养记者方面很舍得。当然也需要记者来回报。”加藤说。


在《读卖新闻》,刚入社的年轻记者,要被派到外地磨练5年。这些新人往往从采访警察干起。因为警察最难采访,常常不理人。为了能跟警察认识,新人们想了很多招:如查到某位警察生日,到那天跟他打招呼说:“早上好,生日愉快!”或故意在警察家门口问路,第二天,再去找那个警察,跟他说:“昨天找您问路了,太感谢了。”第三天又去找警察,才告诉他“我其实是记者”,然后“警察就会笑了”。


当大家经过几年历练,再次回到东京本部时,还要被重新分配部门,仍然从新人干起。“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经验,人是最珍贵的。”加藤是这么认为的,“记者在日本收入不能算高,但是社会地位高。”


日本报社在维持“文字文化”方面,也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和投入,比如派记者去学校上课,发行面向儿童的周刊等。


“保持‘文字文化’还有空间,这种传统的东西要保留,不能一下子放弃。”加藤说,这既是公益活动,也是为了报纸自身的生存和未来。(记者 储信艳)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