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节日全接触(介绍了一部分日本的节日风土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贯通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4 17:27: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民间节日

元旦(1月1日):这一天祝贺新年的到来。从元旦到1月3日这三天叫做"正月",是全然不干活的。新年里,大家去参拜神社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吃新年里独特的美味佳肴。孩子们玩日本式纸牌、放风筝、拍羽毛毽子。新年里,还在门上拉上稻草绳、插上松枝,意思是"插上树木迎接神灵降临"。装饰松枝的时间是1日至7日,这一期间也叫"松之内"。

  女孩节(3月3日):祝愿女孩子将来幸福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模仿昔日宫廷的风俗,把漂亮的木偶和桃花摆在一起,喝糯米酿成的甜酒。

  端午节(5月5日,也叫男孩节):祝愿男孩子健壮成长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装饰起武士木偶,还在屋檐上插菖莆、竖起鲤鱼旗、吃柏饼。

  七夕(7月7日):这一天庆祝在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一年一度的相会。人们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写有歌词的五彩诗笺装饰在细竹上,祈祷女孩子的手艺象织女一样灵巧。

  盂兰盆会(8月15日左右): 这一天在城里工作的人都要回到家乡,在祖先灵前供上许多食品,祈祷祖先亡灵冥福。在小镇和农村生活的人还要穿着夏季的单和服跳盂兰盆舞。
赏月(阴历8月15日和9月13日夜晚):月圆之时,用麦芒装饰门窗,以酒和团子供奉月神,祈祷度过顺利、美好的秋天。

  彼岸(春分、秋分前后7天时间): 这期间祭祀先祖亡灵,举行佛事,前往扫墓。

  七、五、三节(11月15日): 每逢11月15日,3岁和5岁的男孩、 3岁和7岁的女孩穿上鲜艳的和服去参拜神社,以此保佑他们在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日本人认为奇数是吉利的数字,故从中选了这三个年龄。

日本法定节日

日本有12天法定的国民节日,在这些日子里学校、机关、企业都放假。

  元旦(1月1日):庆祝新年伊始。

  成人节(1月15日): 各地在这一天把成为成年人的青年集中起来,举行庆祝活动,勉励他们要依靠自己勇往直前。

  建国纪念日(2月11日): 追思建国之日,纪念公元前660年第一代天皇即位的日子。

  春分(日历上的春分日):歌颂自然,爱护生物。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天皇、皇后在皇宫接受国民进宫朝贺。

  宪法纪念日(5月3日):纪念日本国宪法的实施(1947年5月3日施行)。

  儿童节(5月5日):尊重孩子人格,谋求孩子幸福,同时也感谢母亲。

  敬老节(9月15日):各地把老年人召集在一起,举行演艺会,馈赠纪念品,向他们祝贺长寿。

  秋会(日历上的秋分日):敬祖先、思亡灵。

  体育节(10月10日):热爱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的身体,这是为纪念1964年10月10日举行的东京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设立的。

  文化节(11月3日):1945年以前,这一天作为明治天皇的生日举行庆贺活动。战后,它的主题被定为"爱自由,爱平等,促进文化发展。"

  感谢勤劳节(11月23日):提倡勤劳,庆贺生产发展,国民之间相互感谢。

乡土传统节日

秋田县横手地区的"做雪屋"(新年期间):做一个纵横2米左右的雪屋,中间设一祭坛祭拜水神。入夜,几个孩子聚集在雪屋里,喝甜酒、吃甜饼。

  札幌的雪祭(2月第一个星期五至星期天):在举行雪祭的日子里,以动物、神话及传说等为题材,排列着大小各种雪像。通常是在札幌的大街公园里举行。

  博多的"顿达节"(5月3日至15日):所谓"顿达",是荷兰语Zondag之讹,休假的意思。人们化装成神话里的神仙骑着马或者让穿着盛装的孩子站在彩车上,成群结队、热闹非凡地通过街市,此外还举行形形色色的文艺演出。

  京都的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这是八坂神社的祭礼,起源于9世纪末,为了祈求驱逐瘟疫。16日夜晚,城镇的旧式家庭在屋檐下挂着神灯,铺上席子,装饰鲜花,竖起屏风,给节日增添光彩。用矛装饰的彩车灯火通明,演奏着祗园乐曲。17日绚丽多彩的矛彩车的巡回,使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青森的"睡魔"节(8月3日至7日):人们肩上扛着大型纸糊的偶人、鱼虫鸟兽,或放在车上,合着笛子、大鼓的伴奏,一面发出吆喝声,一面热闹地穿街走巷。夜里从里边点上灯火,沉浸在幻想的气氛之中。6日夜里到7日,把这些东西送上船,在海面上巡游,这景色真是值得一看。

  仙台的七夕节(8月6日至8日):它是缘由七夕传说的节日,全国都举行七夕节活动,其中仙台最为有名。家家户户竖起竹竿,上面挂着各具匠心的五彩诗笺或燕尾旗,争相媲美。尤其是在商业街,豪华装饰鳞次栉比,凝聚着各种情趣,加深了节日气氛。

  秋田的竿灯节(8月5日至7日):这是秋田市举行的七夕节活动,意欲驱散一年里的睡魔,以免妨碍工作。在一根长长的粗竹子上,横系上几根竹子,挂上46个或者48个灯笼,然后在头上、肩上或掌上保持平衡,反复竖立。年轻人还随着大鼓的伴奏献技,做到粗竹子不倒下,以此互比高低。

  德岛的阿波舞(8月15日至18日):据说起源于16世纪末期,当时百姓以跳舞庆祝诸侯进城。随着三弦琴、大鼓、笛子的伴奏,不论男女老少都穿着轻便单和服跳舞。舞蹈简单、活泼,用手打着拍子,舞步轻松有趣,全市居民尽情欢跳,通宵达旦。

  长崎的重阳节(10月7日至9日):这是神社的祭礼。在这个节日里,跳起中国式的蛇舞,令人想起闭关自守时代唯一的开港地长崎的风土人情。

  京都的时代节(10月22日):这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时代的风貌列队展现,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目睹日本历史画卷的无比美丽。

  男鹿半岛的"驱懒节"(12月31日):这是自古在男鹿半岛上流传的奇特的民间活动。青年们戴着假面具,身穿用稻草或者海草做成的短蓑衣,扮成鬼怪的模样,手持纸糊的菜刀、棍棒、草袋等,串门走户,以此告诫懒汉们。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