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看韩日德美怎样打假学术造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28 7:43:4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两年多以前,早在古滕贝格论文抄袭丑闻浮出水面之前,福尔克·里布勒教授就撰写了《科学抄袭——一个体系的失效》一书,研究了德国学术论文的抄袭现象。按照他的话说,自己现在仍然每天都在面对论文抄袭现象,“仍然有博士研究生上交的论文存在引用标注不清的问题。”他估计,德国约有10%的博士论文存在部分内容抄袭的问题。


在以严谨著称的德国,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论文造假现象?有分析认为,在德国博士头衔受到过多重视,拥有博士头衔的人受到格外的尊敬。但里布勒教授不认为这是论文抄袭的原因,“博士受到尊重是应该的,我们有很多很多非常好的博士论文,不能因为个别的论文抄袭者就否定大多数人的学术科研成果。”在他看来,论文抄袭的原因很简单:博士研究生在论文撰写阶段由于个人能力不足,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不好与亲人朋友和教授交代,就会有人选择抄袭论文。


里布勒教授说,在论文抄袭现象刚刚被揭露的时候,辩护者的无耻与无畏让人觉得惊讶,那些抄袭论文的人似乎认为不会为此付出任何代价。“现在我们可以对此展开讨论,这种讨论文化的形成也会对论文抄袭起到震慑作用,此外对于论文抄袭的惩罚也越来越严厉,情况会越来越好。”


一旦被发现论文抄袭,抄袭者可能会被剥夺博士学位,公共舆论也会对他进行谴责。里布勒教授认为,这就是给那些抄袭者最好的惩罚。对于政治家来说,这更意味着他们的政治前途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论文抄袭被不断揭露,给正在撰写博士论文的人提出了警告,他们现在在写论文的时候会更加小心。


政治家论文抄袭很多是靠网友匿名检举而曝光的。里布勒教授认为匿名的方式不太好,因为检举也意味着要负责任,如果想对别人的论文提出批评,就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但我知道检举人也承受着一些压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可以理解他们要匿名的做法。”他同时表示,目前论文抄袭的电子检查程序还不够完善,以后需要更好的软件来支持核查。驻德国记者 郑 红


美国:让抄袭者无所遁形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今年春季招生项目中给63名申请人发了拒绝信,原因是发现其在申请MBA专业的录取论文中存在抄袭行为。2013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勒令60名参与考试作弊的学生休学,参与6个月全职带薪的非学术类工作。


曾在一所顶级管理学院担任院长的丹尼斯—西蒙教授对本报记者说,论文造假现象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数字时代的诱惑和合理教育的缺位;第二则是前所未有的同辈竞争。今天的学生和研究者处在一个互联网信息井喷的时代,这个时代来得太快,以至于许多人来不及搞清楚用网上的信息可以干什么,以及如何规范地使用信息和重视知识产权;此外,大学扩招使学生竞争压力增大,来自父母的压力,同辈的压力让他们选择了“抄捷径”,认为被抄袭的那部分会淹没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


“再隐蔽的造假行为也会被发现。”西蒙教授说,美国许多学院都在使用一系列的经过认证的软件包来检查学生论文是否造假,这些软件从目前来看十分有效。新的反剽窃软件不仅将专业论文放到数据库中,而且会将所有的学生论文也放入,哪怕没有公开发表过的文章也会被检测到重复的片段。


西蒙教授说,美国的教育水平之所以全球领先,创造性思维和学术创新是主要的驱动力,而论文造假就是创新的障碍。驻美国记者 丁小希


人民日报 2013年08月26日


上一页  [1] [2] [3]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