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谈日本社会老年化后的“孤独死”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25 12:17:3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多措并举防范未然

  为了解决频繁发生的孤独死问题,日本社会开始多种多样的尝试,以期通过各部门联动尽早发现有可能陷入孤立境地的家庭,从而避免悲剧发生。

  北海道姐妹孤独死事件中,两人欠缴电费和燃气费客观上促成妹妹孤独死的现实终于引发一系列制度层面的变化。

  对此,北海道地方政府考虑放开对于个人信息管理的某些限制。如果电力或燃气业者发现有用户因疑似生活困难无力支付费用时,可将他们的信息提供给向相关职能部门,为他们提供必要帮助。

  其实在2010年,北海道就发生过因无力缴纳电费而被强制停电最终引发居民中暑死亡的事件。当时政府曾与北海道电力公司达成协议,在用户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向地方政府提供其个人信息。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不少现实困难,如无法见到用户本人或无法争得其许可提交个人信息。

  本月11日,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小宫山洋子宣布,鉴于各地相继发生的孤独死事件,已经明确要求各市町村的社会福祉部门收集生活困难人员的信息并上报都道府县一级政府备案。对于北海道案例中公共事业运营部门和地方政府表现出的僵化作风,小宫山也呼吁各相关部门在“人命关天”的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作。

  在民间,当越来越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孤独死发生后,日本人担忧,别人的今天是否会是自己的明天?再完美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难以覆盖每一个体,现代社会也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日渐淡薄的人际往来。但对自身前途命运的担忧正促使越来越多日本人走出家门,主动增进与身边人而不只是亲人的联系。他们努力从身边做起,从社区做起,重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在日本发生“3·11”地震之后,这一转变尤为明显。灾难之后,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家人、与身边人的交往和连结,在日语里寓意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汉字“绊”因此得到重视。

  不可否认,日本社会中存在人情淡薄与冷漠自私的一面,不少人重视的“人间关系”更多的是一种行为规范而非情感需求。但轮番上演的孤独死悲剧正在促使日本社会反思现有的人际交往模式。

上一页  [1] [2] [3]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