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儒学的特色与日本文化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贯通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20 20:14: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中国儒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质,而日本儒学则长期与佛教、神道等其他思想共存。这也是中、日懦学的不同之处。日本儒学的共存性,实际是曰本文化的多元共存性格的表现。 中国儒学实际上具有强有力的包容能力,它是在不断吸收、溶化其他诸家思想的过程中发展的。例如,董仲舒包容法家、阴阳家的思想;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等。但是,中国儒学在外在形式上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自守排他,经常进行论辩。诸如原始儒学时期的儒墨、儒法之争,汉初的儒学与黄老刑名之学的斗争,汉武帝以后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东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之争,宋明理学的排佛等。即使在儒学内部,不同学派也不断展开论辩,争为正统。例如,原始儒学的荀、孟之争,汉代经学的今、古文学派之争,南北朝经学的不同风格,南宋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等。中国儒学的排他性是中国文化趋同性格的体现。 与中国儒学不同,日本儒学对其他思想流派表现了明显的共存性。从日本早期儒学看,在儒学传入日本时,中国的荀、孟之争,儒法之争,经学的今、古文之争早已结束,对日本并无影响。当时传入日本的儒家典籍及其注释,主要属于中国南北朝的经学系统。对于风格不同的南朝经学和北朝经学,日本人一视同仁,无所偏重。《学令》规定的儒学教科书,既有南朝系统的,也有北朝系统的。日本早期儒学对佛教和日本固有的神祗崇拜(原始神道)也表现了共存性。在奈良、平安时代,没有发生儒、佛、神道间的思想对立,几乎看不到儒学对佛教和神道的严厉批判。就连历任大学头和文章博士、以儒学为业的菅原清公、是善父子,也“最崇佛道,仁爱人物”。在镰仓、室町时代,进而出现了主张神(道)、儒、佛三教一致的思想潮流。 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儒学者为了使儒学摆脱对佛教的依附,才致力于儒佛之辨,对佛教的出世主义进行批判。但是,日本儒学的不同流派(朱子学派、阳明学派、古学派、考证学派、折衷学派等)却长期并存,只是江户时代后期的“宽政异学之禁”曾独尊朱子学、欲压制其他学派。尤应注意的是,日本的儒学者,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如室鸠巢、佐藤直方、三宅尚斋、赖山阳、太宰春台等),大都对日本神道采取共存和融和姿态,主张神儒一致和神儒合一。江户时代以前的神道诸流派(如两部神道、山王神道、伊势神道、唯一神道等)固然也吸收了儒学与佛教的理论,但是,它毕竟保留了源自日本神话的固有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主张神儒一致或神儒合一,也可理解为主张儒学与日本固有思想的共存与融合。 江户时代的儒学者将儒学与固有思想相融含有两种类型。林罗山的“理当心地神道”,认为“本朝神道是王道,王道是儒道,固无差等。”还认为“神道即理也。”[29]林罗山是以朱子学的“理”的思想为日本固有神道奠定新的理性主义的基础。这属于以中国儒学的理性主义改造与取代日本神道的神秘主义的类型。山崎黯斋的“垂加神道”则以《神道五部书》中的“神垂以祈祷为先,冥加以正直为本”这一命题为基础,牵强地以阴阳五行来配合日本的天神七代,说:“天神第一代,天地一气之神;自二代至六中,是水、火、木、金、土之神;第七代,则阴阳之神也。”[30]在这里,山崎黯斋把作为理性产物的中国儒学阴阳五行说附会为日本神话中的神了。这属于放弃儒学的理性主义,强调与保存日本神道的神秘主义的类型。然而,无论哪种类型的神儒合一说,都反映了日本儒学者在吸收外来思想时,十分注意保存固有思想并将它们互相融合。 日本儒学与其他思想的多元共存,以及与固有思想的融合,从思想这一侧面表明了日本文化多元共存的性格,反映了日本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十分注意保存固有文化并将它们互相融合的传统。 日本儒学的特色,既是日本文化特异性格的产物,又是日本文化特异性格的表现。通过上述对于日本儒学的特色的考察,我们便可窥知日本文化重直观、轻抽象,重感情、轻理智,有用性决定文化选择取向,多元共存等特质(当然不是日本文化的全部特质)。 注释: [1]依照《日本书纪》的纪年,应神天皇16年相当于公元285年。但一般认为,《日本书纪》的纪年,在雄略天皇前的部分都不可靠。据应神天皇的一些记事与较为可靠的朝鲜《三国史记》的有关记事相对照,依《三国史记》纪年,应神天皇16年应为405年。 [2](日)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1页。 [3]详见拙文《试论儒家思想对日本〈古事记〉的影响》,《南开学报》1986年第2期。 [4](日)和岛芳男:《中世的儒学》,吉川弘文馆1965年版,第250~251页。 [5](日)《日本思想大系 28 藤原惺窝·林罗山》,岩波书店1980年版,第461页。 [6](日)《日本思想大系 31 山崎黯斋学派》,岩波书店1980年版,第563页。 [7](日)《日本思想大系 34 贝原益轩·室鸠巢》岩波书店1977年版,第503页。 [8](日)《日本思想大系 32 山鹿素行》、岩波书店1976年版,第343页。 [9](日)《日本思想大系 33 伊藤仁斋·伊藤东涯》,岩波书店1980年版,第122页。 [10](日)《日本思想大系 36 荻生徂徕》,岩波书店1980年版,第201页。 [11](日)宇野精一等编:《东洋思想讲座 10 东洋思想在日本的展开》,东京大学出版会,1967年版,第288页。 [12](日)中村元:《东洋人的思维方法》第一部·第二章, 书房1948年版。 [13](日)源了圆:《文化和人的形成》,第一法规1983年版,第75页。 [14](日)G·B·桑索姆:《日本文化史》,东京创元社1976年版,第5页。 [15](日)源了圆:《德川合理思想的系谱》,中央公论社1977年版,第36页。 [16]同2,第112页。 [17](日)奈良本辰也:《近世日本思想史研究》,河出书房新社1965年版,第108~109页。 [18](日)相良亨:《近世儒教思想》,镐书房1982年版,第9页。 [19](日)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0页。 [20](日)源了圆:《义理和人情》,中央公论社1978年版,第3页。 [21](日)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中译本,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101页。 [22]详见拙文《试论儒家思想对日本〈古事记〉的影响》,《南开学报》1986年第2期。 [23](日)《日本思想大系 8 古代政治社会思想》,岩波书店1979年版,第286页。 [24](日)石田一良编:《体系日本史丛书 23 思想史2》,山川出版社1980年版,第92页。 [25]朱谦之,《日本的朱子学》,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264页。 [26][27]同11,第309页。 [27]同11,第307页。 [28]同2,第70页。 [29]同2,第101页。 《日本问题》1988年第2期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