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全球地位日渐衰落 日本制造业走向何方?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家电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6 15:01:5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此前松下已吞并三洋,前不久日立与三菱重工也传出整合消息。更大的动作是,包括松下和富士通在内的三家日本半导体制造商正在商讨合并事宜,合并将产生日本的芯片冠军企业,并将获得日本政府的支持。这项合并围绕的是通用型半导体(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或系统LSI)的生产。这种产品是手机、视频游戏机、汽车等许多设备的“电子大脑”。松下和富士通将剥离各自的系统LSI业务(对于这两家企业来说,这项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比重较小且不赚钱),与专业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的该项业务合并。瑞萨最初就是由日立、日本电气和三菱三家企业的LSI部门合并而成。该交易成功之后,东芝将成为日本唯一拥有可观规模系统LSI业务的多元化电子集团。

    与此同时,日本鼓励企业借助日元升值“走出去”。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表示,日本企业应当利用日元升值的机会扩大海外投资,并获取自然资源。他认为,企业不应忽视日元升值有利的一面,应当借助这一走势,果断地投资和收购,越积极主动越好。

    实际上,有证据显示,日本制造业正在加速向海外转移。从2007年年中日元兑美元汇率上升40%以来,日本净外国直接投资从21世纪前五年的300亿~500亿美元,飙升至2008年的1300亿美元。

    在日本国内,企业资本投资一直持续下降。结果是积极进军海外的公司和没有这样做的公司之间,业绩差异十分明显:丰田大约50%的汽车在日本生产,2011财年净利润将下降一半。相反,日产只在日本生产四分之一的汽车,利润预计只下降9%。

    松下也正逐步实现对电视机业务的剥离,转而将更多精力放在诸如太阳能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上,这样的战略转移颇有成效:在2011年松下电视机业务巨亏、松下整体业务预计亏损的情况下,松下投资的绿色产业仍能保持较为出色的盈利状况。

    日系家电要崛起,首先是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要放弃传统家电业务,转向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等领域,才可能“峰回路转”。

    “外包”也是日本电子业的出路之一。由于索尼等日系企业电视机具有高端形象,且在城市的销售比较好,因此这一部分市场不会被放弃,企业反倒会利用调低价格的办法扩大销售。整个日系家电企业的发展趋势,将是加大产品“外包”比例,即放弃生产制造甚至销售部分,从产品研发和品牌溢价方面获取利润。

    日立公司宣布,到2012年9月底,日本各个工厂将停止从1956年开始的电视机制造业务,计划将该业务全面“外包”给海外生产厂家,以求降低成本。采取“外包”模式的并非日立一家,松下“外包”业务的预期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提高30%~40%,2011年度索尼液晶电视机“外包”比重已达75%。业内普遍认为,上述企业“外包”业务的比例还会继续扩大。

上一页  [1] [2] [3]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