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经济余震中艰难前行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2 13:05:0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本报记者 吴心韬 经济:V型反弹或难实现 在2011年的四个季度里,日本GDP的环比增速分别为-1.8%、-0.3%、1.7%和-0.2%。其中,去年第一、二季度的经济衰退主要是因供应链破坏导致企业产能遭遇毁灭性打击,而去年第四季度的经济萎缩则主要归因于外围经济恶化、出口连续放缓。 数据显示,去年8月份欧债危机重新发酵,且泰国洪灾冲击日本在泰产能,日本名义出口额从去年9月份的5.6万亿日元上方一路下挫至今年1月份的5.1万亿日元,去年全年,日本名义出口额同比下滑2.7%,并出现2.5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为过去31年来首次。 所幸的是,日本居民消费未如地震发生后外界想象的那样陷入长期低迷,且灾区重建带动的较长时期住房重建也在拉动相关产业的增长。日本消费者支出水平在去年第三季度已恢复至地震前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去年2月份的41.2一度跌至4月份的33.1,随后顺利实现较快反弹,今年3月重新站上40上方。另据野村证券在最新报告中预估,灾区房屋重建数目或将达17.4万套,大于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房屋重建数目13.6万套,且建设周期在3年左右,这将能刺激日本房屋市场和整体经济。 野村证券还预测,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将能实现环比增长3.2%,这主要因日本政府在今年上半年的公共项目投资将大幅推开、泰国洪灾的影响逐步消退、日本车企产能增加以及受灾地区消费的提高。但是自今年下半年,随着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的减少,经济增速或会放缓,预计日本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速仅为2%,且前提是下半年外围经济环境不会出现明显恶化。在2013年,随着外围经济的好转,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将能帮助日本实现稳定复苏。但是到2014年,日本经济将走出重建周期,增长动力或将陷入新的枯竭难题。 产业:供电紧张仍是大难题 由于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危机,日本政府宣布全国54个核反应堆停运并进行安全检测,目前仅两个反应堆恢复运营。这不仅意味着日本政府此前推出的在2030年将核电占总电力供应30%提升至50%的计划变为泡影,其还将导致日本短期内将更依赖于其它能源进口来填补电力空缺,企业和居民不得不将承担电价上涨的成本,上涨幅度据日媒的最新预估分别为24%和19%。 在2011年的夏季用电高峰,日本几乎实行全民限电计划,制造业等大型耗电企业甚至采取错峰用电等措施来避免电厂的供电负荷过重。去年4月至今年1月,日本10家电力公司售电量连续10个月同比下滑,去年全年的售电量整体下滑幅度达3.8%,是自1978年以来最大下滑幅度。随着今年夏季的临近,日本电力供应、日企整体产能甚至是整体经济活动都将重新面临“大考”。 另外,为了补充电力缺口,日本不得不增加其它能源的进口量,仅去年全年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额便比2010年多出1.3万亿日元。原料需求的增加加上国际原油等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日本去年名义进口额增加12%,成为日本当年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另一主要原因。 据路透社今年2月对日企的问卷调查,71%的企业对日本政府在核泄漏危机之后对核电厂的处理表示不满,7.6%的企业表示电价上涨将会加速其产业向海外转移的速度。对此,野村证券认为,由于制造业企业短期内对电力需求缺乏弹性,因此电价的上涨或不会影响日本的整体经济活动,但是从中长期而言,其将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加剧等严重后果。 金融:日元汇率居高难下 日元升值虽是汇市的长期性话题,但是去年3月大地震之后,这个老话题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出。 2011年,日本政府在美元对日元汇率的三次阶段性低点前后,即3月中旬、8月上旬和10月下旬采取了汇市干预操作来抑制日元的过快升值。但三次汇市干预都难以扭转日元的升值态势,这主要是因为作为传统套息交易货币的日元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充当了避险货币的角色,政府短期干预在规模上难以匹敌外汇市场的巨额交易。 由于日元和日股表现出较大的负相关性,在日元持续走强的去年下半年,东京股市日经225指数基本在9000点下方徘徊,较地震前的10800点水平相差约20%。另外,日元升值削弱了日企的竞争力,索尼、松下和夏普等企业均公布了大幅度的预亏。 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去年3次“加码”全面宽松计划规模,累计增加达20万亿日元至55万亿日元,这还不排除地震后为市场注入的15万亿日元紧急流动性。不过上述措施在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全球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的背景下很难根本抑制日元升值。 在今年2月,欧债危机高潮回落、全球经济前景稍显明朗,日本央行出乎预料再出宽松重拳,除了扩大全面宽松计划规模10万亿至65万亿日元外,还设定了通胀目标,这使得美元对日元汇率顺利脱离低点走出连涨行情,并在3月10日收于82.46日元,是自去年4月以来最高值。但分析人士认为,日元走势仍受国际经济气候的影响。 财政:老龄化加大长期负担 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超过200%,但是日本国债市场却能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这除了归结于日本国债持有者绝大多数(约93%)为国内投资者外,该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盈余和国内居民拥有的庞大金融资产也是主要原因。数据显示,日本居民现有的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约为300%,高于政府的债务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可以肆无忌惮地通过发债来筹集灾区重建财源。分析人士认为,通过中长期财政整顿计划和增加税收等财源来减轻政府债务负担,才是实现国债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 在地震之前,日本政府未偿还的长期国债达800万亿日元,约为GDP的180%,如果再加上2011财年第三次补充预算案中的11.6万亿日元新增长债发行,那么这一比例将升至182%。这在国债市场波动,特别是长期收益率提高的情况下,无疑将加大政府的偿债压力。 在2011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已相继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并正在密切关注日本政府能否在提高消费税率上获得突破。 另外,分析人士还认为,日本政府的上述筹资优势在日本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显得并“不给力”,即整体居民储蓄率的下滑和金融资产的消耗将使得支撑国债市场的稳定因素变得不那么稳定。据日本政府预计,到2046年日本总人口将降至1亿以下,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老龄人口将占总人口比例的45%。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