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地震周年:简易板房中“绊”的支援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新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9 8:15:2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中新社仙台3月8日电 题:简易板房中“绊”的支援
  中新社记者 孙冉
  在日本灾区,“孤独死”正在灾民当中蔓延。
  即将到来的周年纪念将是灾区自杀发生的高峰期。支援员们正处于 “红色警报”的紧张防御中。
 
  高木秀明是“仙台个人支援中心”的负责人,这个机构是仙台市政府提供资金,针对灾民生活重建而提供心理支援的机构。
  高木秀明已年过6旬,他本是仙台市一个普通的电路维修工,业余时间志愿从事自杀心理干预。大海啸冲毁了他的公司,劫后余生之余,高木决心全职做灾民生活支援的工作。
  高木和其他47名支援员都是劫后余生的仙台人。他们作为地震后首批诞生的“支援员”,决心将“绊”的支援进行到底。
  而在整个灾区,通过支援员来帮助灾民走出难关的模式,正在各个地方政府中推广。
  与人为“绊”
  所谓“绊”,直译为“纽带”。“绊”的工作就是为灾民重新建立起生的“纽带”,建立起灾民与外界互助的“纽带”
  “仙台个人支援中心”的目标是为灾民生活重建提供支援,这包括灾民再就业,贫困人群帮助,社区关系重建等。而高木发现,这项工作远比他想象得艰难。在伊始阶段,他首先考虑的是保障灾民的安全问题,即在入住简易板房后不会发生自杀或“孤独死”的情况。
  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后,在入住简易板房的48000户灾民中,有227人死于“孤独死”,19人自杀。因此该问题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关注。在本次地震后的简易板房的设计中,每50户人家都特别配给了一间活动室,意在有足够的空间彼此交流。
  高木和47个“绊”志愿者,每天都在简易板房中与灾民交流。去年11月,一个30多岁的男性和50多岁的男性分别病倒在各自的房中。正是因为志愿者们每天敲门到访,避免了这两人因为无人察觉而“孤独死”。
  高木介绍说,仅仙台地区,在700户入住简易板房的灾民中,就有四分之一的独居者。“孤独死”多发生在6、70岁独居的男性中。他们有的是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有的则是不愿给下一代添麻烦主动离群索居,还有的则是被家人抛弃的。
  而在板房社区中,众多社会问题正在形成。夫妻吵架,家庭暴力,虐待儿童,醺酒闹事,以及因为没有运动场所而导致的疾病普遍增多。
  就连支援员在探访的过程中,也遭到了灾民暴力相向。高木坦言这样的情况有增加的趋势,因为大部分灾民处于长期失业状态,无事可做,终日醺酒,周围也没有人可以谈心。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暴力、偷窃。
  支援员们定期为简易板房里的人们举办各种活动,如音乐欣赏会、茶会、演出等,试图为居民建立邻里关系。在紧密的联系中,防止那些老人“孤独死”。
  心的距离
  中新社记者跟随“绊”支援员来到仙台长町车站附近一个简易板房社区,这里居住了233户灾民。在社区里,看到最多的就是活跃的“绊”支援员,以及踯躅的孤独老人。据介绍,这个社区有三分之一是独居老人。老人们因为腿脚不便,很少出门,也很少彼此来往。在狭小的板房里,很多老人终日躺在床上,消极地度过每一天。即使是支援员们,也经常被拒之门外。
  79岁的独居老人川口,至今不愿透露家人的行踪,他嫌每天做饭麻烦,三餐都吃便当。除了去医院看病,他几乎不出门,也不同别人交往。他说,老人们坐下来总是说那些悲惨的事情,他不爱听,不如不来往。坐下来不到5分钟,他就向支援员们下了逐客令。
  支援员说,吃闭门羹是家常便饭,这些老人普遍经历了丧失亲友的悲惨经历,很难轻易打开心扉,只能通过持久的沟通才能建立信赖感。
  而石卷复兴支援网络的志愿者们,则通过让灾民制作手工艺品而聚集在一起建立“绊”。这样的活动吸引了许多40、50岁的灾民妇女,她们每周聚会一次,大家在一起用毛线编织“心连心”图案的胸针。“每个胸针背后都写着制作者的名字和居住地,这样购买胸针的人,在佩戴时就与灾民建立了一种感情连接。而这对于普遍失业的灾民是一种心理支持。比起直接捐款,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连接更能缓解伤痕。”该项目的发起人高津玉枝告诉中新社记者。
  截至到今年1月,已经有120名灾民参与了这项活动,生产了约一万枚胸针。在石卷市最大的简易板房社区,中新社记者遇到了两个来自东北的中国媳妇宫淑兰和栾华。她俩因为参加这个活动而相识,每周碰一次面,不仅挣些家用钱,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
  栾华说,地震前她在当地总被当做外国人歧视,而如今在这样的集体里,每个人都同病相怜,很容易袒露心扉,她在这里收获了归属感。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