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独特的日本“海女”文化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161 更新时间:2012/1/24 13:48:1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三重县鸟羽市御木本珍珠岛上的海女向游客演示。(新华社记者 冯武勇摄)

  一身素装,一副潜水镜,不带任何呼吸辅助装置,海女们手持小铁钎,下潜到数米至十几米深的海底。利用1、2分钟的屏气时间,她们寻找和捕捞鲍鱼、扇贝等海味珍肴后,迅速上浮出水,在以一种独特的呼吸法排出胸中浊气时,她们的喉间发出鼠鸣般细而悠长的声音,让人想起人鱼的悲吟。

    海女来源于古代日本沿海地区一种独特的渔猎文化,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的日本绳文时代。不过,见诸文字的最早记载在公元10世纪的古代志摩国(位于现在的日本三重县)文献中。文中记载,志摩国有潜女30人,专门捕捞用于供奉的海产品。幕府统治的江户时期文献中,留有志摩半岛等海女集中地区向日本神宫之祖伊势神宫供奉鲍鱼的记录,江户时代 和后来的明治时期,当时知名浮世绘画师留下不少有关海女的画作。

 

   不过,随着日本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海女的数量急剧减少。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海女数量一度达1.8万人,而三重县鸟羽市的海之博物馆2010年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海女数量只有2174人,比1978年时日本水产厅调查时的海女数量减少了7000人。海之博物馆馆长石原义刚指出,海女数量的骤减,不仅有海女老龄化的原因,也因为随着海洋环境的破坏,鲍鱼等海女捕猎品越来越稀少。

 

   日本西部的三重县是海女的“大本营”,至今仍有近一千名海女分布在志摩半岛等沿海地带。为了保护和弘扬海女文化,三重县一方面开发与海女相关的观光项目,另一方面积极与同样具有海女历史的韩国展开合作,争取共同申报海女文化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图/文 新华社记者冯武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璺�鐠愵垶鈧碍妫╅張顒冾嚔閸忓秳鑵戞禒瀣瀭鐢喗鍋嶉崝鐐垫倞閸樼粯妫╅張顒傛殌鐎涳讣绱�
璺�鏉╂ê婀稉铏规殌鐎涳附妫╅張顒傛畱娑擃厺绮欑拹纭呭閹厧鎮ч敍鐔荤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鐢喕缍橀幖鐐茬暰閿涳拷
璺�閸忓秹娅庢稉濠佺閻ㄥ嫭妫╅張顒傛殌鐎涳缚鑵戞禒瀣瀭閻ㄥ嫮鍎查幁纭风礉閺冦儲婀伴悾娆忣劅娑撳秷顩﹂柦鎲嬬磼
璺�閺冦儴顕㈡禍銈嗙ウ閼卞﹤銇夌€广倧绱濋崶钘夊敶閺堚偓閻忣偆娈戦弮銉嚔閼卞﹤銇夌€广倓绠f稉鈧敍锟�
璺�閻f瑥顒熼弮銉︽拱娑撳秷顩﹂柦鎲嬬礉閸忓秷鍨傜敮顔藉亶閸旂儑绱�
璺�閺冦儴顕㈡禍銈嗙ウ鐠佸搫娼ч敍灞芥禇閸愬懏鏁為崘灞肩窗閸涙ɑ娓舵径姘辨畱閺冦儴顕㈢€涳缚绡勭拋鍝勬涧娑斿绔撮敍锟�
璺�鐠愵垶鈧碍妫╅張顒冾嚔閸忓秷鍨傜敮顔藉亶閸旂偟鎮婇弮銉︽拱閻f瑥顒熼妴锟�
璺�鐟曚焦鍏傞崢缁樻)閺堫剛鏆€鐎涳箑姘ㄩ幍鎹愮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閿涳拷
璺�鐠愵垶鈧艾绠嶉崨濠傛値娴f粣绱濋崷銊ㄧ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閸掑﹦娅ラ獮鍨啞閿涘本妫╃拠顓炵吙鐠侇厹鈧胶鏆€鐎涳附妫╅張顒傛畱閹恒劌绠嶉獮鍐插酱閿涳拷


51La閸忓秷鍨傞悾娆忣劅閸忓秷鍨傞悾娆忣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