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独特的日本“海女”文化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128 更新时间:2012/1/24 13:48:1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三重县鸟羽市御木本珍珠岛上的海女向游客演示。(新华社记者 冯武勇摄)

  一身素装,一副潜水镜,不带任何呼吸辅助装置,海女们手持小铁钎,下潜到数米至十几米深的海底。利用1、2分钟的屏气时间,她们寻找和捕捞鲍鱼、扇贝等海味珍肴后,迅速上浮出水,在以一种独特的呼吸法排出胸中浊气时,她们的喉间发出鼠鸣般细而悠长的声音,让人想起人鱼的悲吟。

    海女来源于古代日本沿海地区一种独特的渔猎文化,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的日本绳文时代。不过,见诸文字的最早记载在公元10世纪的古代志摩国(位于现在的日本三重县)文献中。文中记载,志摩国有潜女30人,专门捕捞用于供奉的海产品。幕府统治的江户时期文献中,留有志摩半岛等海女集中地区向日本神宫之祖伊势神宫供奉鲍鱼的记录,江户时代 和后来的明治时期,当时知名浮世绘画师留下不少有关海女的画作。

 

   不过,随着日本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海女的数量急剧减少。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海女数量一度达1.8万人,而三重县鸟羽市的海之博物馆2010年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现在海女数量只有2174人,比1978年时日本水产厅调查时的海女数量减少了7000人。海之博物馆馆长石原义刚指出,海女数量的骤减,不仅有海女老龄化的原因,也因为随着海洋环境的破坏,鲍鱼等海女捕猎品越来越稀少。

 

   日本西部的三重县是海女的“大本营”,至今仍有近一千名海女分布在志摩半岛等沿海地带。为了保护和弘扬海女文化,三重县一方面开发与海女相关的观光项目,另一方面积极与同样具有海女历史的韩国展开合作,争取共同申报海女文化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图/文 新华社记者冯武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璐€氭棩鏈鍏嶄腑浠嬭垂甯偍鍔炵悊鍘绘棩鏈暀瀛︼紒
杩樺湪涓虹暀瀛︽棩鏈殑涓粙璐硅嫤鎭煎悧锛熻疮閫氭棩鏈甯綘鎼炲畾锛�
鍏嶉櫎涓婁竾鐨勬棩鏈暀瀛︿腑浠嬭垂鐨勭儲鎭硷紝鏃ユ湰鐣欏涓嶈閽憋紒
鏃ヨ浜ゆ祦鑱婂ぉ瀹わ紝鍥藉唴鏈€鐏殑鏃ヨ鑱婂ぉ瀹や箣涓€锛�
鐣欏鏃ユ湰涓嶈閽憋紝鍏嶈垂甯偍鍔烇紒
鏃ヨ浜ゆ祦璁哄潧锛屽浗鍐呮敞鍐屼細鍛樻渶澶氱殑鏃ヨ瀛︿範璁哄潧涔嬩竴锛�
璐€氭棩鏈鍏嶈垂甯偍鍔炵悊鏃ユ湰鐣欏銆�
瑕佹兂鍘绘棩鏈暀瀛﹀氨鎵捐疮閫氭棩鏈锛�
璐€氬箍鍛婂悎浣滐紝鍦ㄨ疮閫氭棩鏈鍒婄櫥骞垮憡锛屾棩璇煿璁€佺暀瀛︽棩鏈殑鎺ㄥ箍骞冲彴锛�


51La免费留学免费留学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