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现代音乐艺术走向“生存-美学”之路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22 13:53:3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而说起坂本龙一,想必国内对日本现代音乐较有深入了解的听衆,对他一定不陌生。他是日本现代音乐界中举足轻重的音乐大师和公认的现代音乐教父。他深厚的音乐素养即使同是学院派出身的久石让也无法与其比肩。在国际领域,他几乎代表了日本现代音乐的最高水平,因而在国际领域拥有其他日本音乐家难以匹敌的影响地位,即便是对于喜多郎而言。坂本龙一无法被简单归类于当前国际音乐领域的任何流派,他不列位于日本NewAge四大代表之中,但四大代表却无一不声称,坂本龙一对他们音乐之路的无可替代的影响。 他早年参与的三人乐队Yellow Magic Orchestra对日本现代音乐的发展推动具有重要意义,他在对日本电子乐、摇滚、JAZZ发展贡献上拥有重要地位。他曾多次获得格莱美音乐大奖,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金球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音乐奖。 或许有人会指出,坂本龙一音乐的审美快感不如久石让那样让人感动或印象深刻。但正如前面已然暗指的,久石让音乐的艺术主体与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失调的,音乐手法的形式结构如同他所面对的配乐的电影一般,被看作爲一种“纯形式”的素材,而仅仅展开的只能是对永恒的生存苦难的僵死主题的僵死表达,即使音乐的手法再美轮美奂,也始终在与生存的隔离中保持着严格的沟壑,而无法与之相融爲一种“生存美学”式的价值音乐。而反观坂本龙一,他将生存性的主题隐秘的密砌深嵌于不再仅仅是作爲手法和形式的音乐结构中,而是作爲审美流动的机制场域,开啓一种舒适的、“开-心”的审美感受,与久石让那种急迫、悲伤、空灵、宏大之间混吨的暴烈性的审美感受大有不同。因此,虽然久石让音乐固然是无法不让人印象深刻乃至于感动的,但是或许还有一个更深远、更富意义、些许更让人感动和忘怀的审美场域--这些久石让不具有的却可能在坂本龙一那里存在了很久。 PS:久石让音乐中必然也有意义自然生成涌流的感受性,而每首不同主题的音乐它的涌流的感受性自然也不尽相同,但是感觉他好像还是一直有一种更深的观念性的东西奠基在最深处,并且这个东西始终让他深往迷恋却备受着煎熬和急迫,如此在他的音乐表达的整体性之中的表现出音乐外在平面的意义涌流和内在幽暗角落之间的失衡性和离合性,而这又同一表现爲後者对前者的紧密“覆盖”上;外在涌流的意义不但无法使他安抚下来,反而似乎成了他多余的累赘--嵌入外在性之中似乎是这一外在性附于内在性之中的内在性生存方式的一种类型而已,所以他表现出对音乐平面主题意义的素材表达的急迫寻找和变换,而同一的这一过程又紧张进行着爲满足“幽暗之所”的贪婪性而展开的与之急迫的“兑换”上,周而复始,使久石让必然陷于焦虑和枯竭状态,而这同一也应合着他内在之中的那种深涩性的急迫和衰微感。 比较之中,坂本龙一的观念显得从容自得。从表面上看,坂本龙一不仅不具有统一的艺术主题、艺术风格以及固定的音乐领域和器乐手法,而且甚至找寻不到深入隐约的并同一更深覆盖于音乐创作中的“观念性”之物--而或许这正不是更深的表现了他的音乐思想性诉求的特性?坂本龙一的整个音乐世界尽情于意义和审美的自然生成和无限涌流之中,似乎已完全消然了那些阻流或者说始终不变的成份。他没有久石让那种“兑换性”和“覆盖性”,也没有久石让那种急迫的素材寻求的“硬性”生成,他进行着是从容、紧张但不迫切的音乐创作之路。 我现在的乐评能力相对那种成熟的乐评方式还差的很遥远。何况坂本龙一的特性决定要对他开展讨论本身是有限的,因爲他太无限了,着手对他的评论,一方面可能落入不尽繁复的追踪于他广阔无边的音乐领域,另一方面若要对他展开更深的分析,又不免感到无下手之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