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谈日本医生的“感谢料”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sohu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8 7:10:21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日本式的红包深刻地体现出了东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特点 王东 [闲话日本] 某胃癌患者去医院做手术,在电梯里看到一张启事,上面说本医院绝对不收病人任何形式的礼物和现金,但当他把包在小信封里的5万日元递给医生时,对方不动声色地收下了。 这是一位日本网民记录下来的亲身经历,起因是有人在论坛上问应该给医生多少“感谢料”。日本医生收的红包有个名目,叫做“感谢料”或者“谢礼”。一般来说,收受的场合多是在需要动手术的情况下。 那位网民说他做好了给钱的准备,这在日本也算一个常见的社会习俗,只是电梯内的启事让他略感不爽。但他毕竟是日本人,当然理解日本文化中“本音”和“建前”的区别。 “本音”和“建前”说白了,就是“本意” 和“客气话”,此乃日本文化中差不多最让外国人头疼的部分,往往不知道对方哪句话真哪句话假。那位患者虽然小有抱怨,还是按照“本音”办事,换了外国人,可能在电梯里就好感动,特别是那给医生红包早已习以为常的人。 日本网民和媒体对此话题的讨论,都没给出一个详细准确的价目表。只能说普通的“感谢料”大约为3万至10万日元;而如果是重大手术,有人会给30万至50万日元,甚至还有100万日元的例子。由此推算,一些医生的收入除了公开的部分以外,尚有数额不定的患者进贡,并且是税务部门无法把握的现金进账。 医生收红包,历来受舆论诟病,但日本式的红包却深刻地体现出了东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特点。要说其独特,首先,它作为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基本上达到了人人都必须正视的程度。患者在就医之前,已经做好了“感谢”的准备;医生在诊疗之际,亦对可能而来的“感谢”心照不宣。在这一过程中,没有人主动索贿,也没有人主动行贿,一切如仪。 其次,在构成了完整的程序之后,道德评判被抽离,就像那位患者的经验,医院可以在启事上信誓旦旦,现实则奉行另一套规则,虽然这看上去很不地道。医生不因拿了这笔额外的金钱,而觉得医德有亏。虽然法律上曾有国立医院的医生因国家公务员身份,收了“感谢料”后惹上了官司,但那怎么看都只是个别的倒霉特例。 “感谢料”的性质,归根结底是想请医生对自己多费点心思,全天下的病患应该都能理解。所以,有关“感谢料”的议论中,最多的也就是给了“感谢料”,医生的责任心是否会比不给要强一些?论坛上有匿名的医生,说绝不会被区区“感谢料”影响到职业素养,不论患者有无表示都会一视同仁。 但是,多数的声音认为,医生作为凡夫俗子,拿了“感谢料”之后,情绪不可能不有所波动,多少必定会对患者流露出更多的亲切感。所以,甚至有种说法称这个所谓的“感谢料”是医患关系中的润滑油。 有人指出,在“感谢料”现象的背后,能看出一般日本民众对于医生的尊崇心理,这也可以衍生出日本现代史上西方医学对帝国形成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医生(西医)至今仍是社会精英谱系的重要组成,凭借其特殊身份,俨然成为了特权阶层。不过,近年来日本民间针对医疗状况的不满程度有逐渐增加趋势,几乎达到一半,尤其是中年以下年龄段比例颇高。此一变化将来能否推动日本的医疗制度变革,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本文来源:法治周末)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