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首相夫人著书披露搬家的秘密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环球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6 23:28:09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蒋丰报道,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日本首相菅直人的夫人菅伸子最近著书立说,披露了一个“草根”政治家搬入首相官邸的秘密和心境。特摘译如下——


  我们新的住所是首相公邸,位于在东京永田町的正中央,也就是在首相官邸的旁边。首相官邸的附近有国会议事堂、议员会馆等等,这里可以说是日本的政治中心。白天,这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夜晚,真正在这里住的恐怕只有首相和他的家族了。我们夫妇是在菅直人被任命为总理第12天的时候搬入首相公邸的。如此快的搬迁速度,在日本首相史上也是一个特例了。


  对我来说,丈夫的职务变化了,伴随着这种职务的变化要去搬家,我就感觉自己要搬入进公司宿舍一样。在日本一般的企业里面,一个转勤的命令下达后,一周之内就是要搬家,这是非常普通的。


  可是,当时我们跟首相官邸事务所联系说,我们准备下个星期就搬家过去时,他们感觉到非常吃惊。通常来说,一任总理辞职或者不再担任首相后,他所住的首相官邸,要进行重新的装修,地板要重新打蜡,屋子还可以根据后来者的要求里把里面的分割状态改变一下。在这些工作都做完以后,新的首相才搬进来。但是,我们去看了一看首相官邸,比我们家要干净很多倍,而且还要宽阔很多倍,已经有的家具、办公用品都非常充足,甚至可以说充足得有些过分了。所以,我们说这样就可以,赶快让我们搬家。


  对于负责厅舍管理的人来说,我们这个决定可能会让他们多少感觉到匆忙。但我们认为毕竟不是今后永远住在里面,有一点不合适也无所谓,没有必要专门让公家拿出钱来改装。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快住在距离上班比较近的地方。菅直人觉得上班不花那么长时间,身体也可以轻松一些,工作也可能更快乐一些。他是一个只要想到了立即要行动的人。这种性格也促使我们搬家迅速。


  我们对小儿子说,“醒了以后,只要有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到隔壁的首相官邸上班了。”在动物医院工作有时还需要值夜班的他听说后,深有同情地问:“这样一来,你们不就是住在那里,每时每刻都要工作了吗?”。


  首相公邸宽阔的程度以及里面房间的具体位置,因为警卫安全上的原因,我在这里面不能详细写出来。现在我只能告诉大家,现在的居住面积是我们家里面积的数倍,甚至可能十几倍。小孩进来了以后可能会迷失方向的。我想,一个大家族住进来以后,小孩一定会喜欢在这里玩捉迷藏的。


  这里,家具都已经准备好了,被褥也都有,包括熨斗、吹风机这些的电器都有,厨房里有基本的做饭工具,还有餐具,足够10至20个人使用。还有大冰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另外有放葡萄酒的架子,如果在这里面举行大的聚会,可以把得到的葡萄酒也都摆在上面。这样,在搬家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拿一些身边所需要的东西,还有就是书、资料等等,以及厨房里需要的一些调味品就可以了。


  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独立生活了,他们有各自的家庭,这次搬家只拿我们夫妇两个人的行李就可以了。对于我来说,这就像要出去做一次长期旅行的感觉。所以,房间里面一些装饰性的东西我们都没有带过来,唯一带过来的是我们死去的小猫们的小照片,我们带来后装饰在自己的床头。


  看看7月份的日本民主党在参议院大选中失败的结果,如果再想一想9月份民主党选举可能有的结果,我们预计不久就会从首相官邸搬出去的。所以,我们只把到9月底的夏季服装带来了。有些读者可能我们是不是太软弱了。其实,政治的世界本来就是“往前走一步即黑暗”。    首相公邸尽管有一个“公”字,但实际上是首相完全的、私人的居住空间。如果说到邻居的话,我们这里没有什么邻居。我们这里真正的邻居就是首相官邸,还有许多常驻的职务员。如果我们举行正式的宴会,这里面有食堂,也有厨师。听说还有专门做茶道的茶师。


  如此广阔的空间,我们怎么维持管理呢?我们家里没有请保姆,但是让我一个人做这么广阔空间的卫生,我觉得也不行。所以只好请首相官邸的厅舍管理负责人等帮着我来做。这样我也可以稍微的轻松一些。一般来说,我们每个星期会请专业人员来帮助我们打扫一次卫生。


  首相公邸的开支也是一般家庭难以想象的。比如说像光热费,也是用公费支出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把各个房间里面不用的电灯都关掉。我想,这些电费不单是简单的电费,实际上是老百姓的税金。

        我把首相公邸叫做“首相的社宅”。为什么叫“社宅”呢?因为这里就和日本的会社(公司)宿舍(社宅)一样,不需要交房租的。但是,虽然我们在这里不用付房租,但我们一直居住在武藏野吉祥寺的住宅是租赁的,即使现在人不住在那边,家具、行李的都还是在的,是必须支付房租的。在首相公邸到底能够居住到什么时候,我们也搞不清楚。有时候一想这些事情,我也感觉到头疼。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