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韩民众普遍热衷书法 重视程度都远超中国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4 16:54:57 文章录入:刘磊 责任编辑:刘磊

近日有关日韩书法的报道较多。书法,这种本自中国、源远流长的艺术样式,在当今中国,少数艺术家、书法家的执著坚守仍无力挽回其式微之势,当代人的生活似与这一古老艺术渐行渐远。而在日本和韩国,我们发现,书法艺术却深入人心,这种文化上的隐性竞争值得我们深思。

  日韩民众普遍热衷书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书法艺术对华夏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传承有过巨大贡献。按道理,书法在文化传统深厚的我国应该受到礼遇,但从历史进程及前景来看,其境况不容乐观。

  清末至解放前,碑派书法盛行一时。后来西学东渐,弃毛笔而用硬笔之人益多。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艺术尚未吐露芳华。“文革”伊始,更是文艺浩劫,书法愈颓。而今电脑之普及,对于书法,更是一大浩劫,人们连硬笔都用之甚少,书法艺术更像是已经没落的历史陈迹,抑或文人雅士闲逸风雅的生活点缀。

  而远在东瀛,书法之热历久弥新。一个通行的说法可以佐证:“棒球是一亿多国民的体育,而书法则是一亿多国民的艺术。”在日本,大约有2000—3000万人在练习书法,换个说法,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热衷此道。社会上研习书法之风甚盛,随处可见“书法教室”的广告。日本数千家出版社中,约有1/3的出版社出版过书法类图书。此外,日本还有难以计数的书法展厅。在浓郁的墨香氛围里,日本称得上书法家,且能举办个人展览、出版作品集的人,大约有100万之众。

  在韩国,自1999年规定在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汉字标志以来,书法之热方兴未艾。和日本一样,韩国民众对书法普遍较为热衷,习字者逾10万人,连历届韩国总统都极喜书法。韩国书艺家协会在全国影响较大,在推广书法文化时,既注重传统基础,同时又强调现代性阐发,因此书法广受青年人欢迎。据说韩国仍然继续保留了中国元代传统的造纸工艺,以楮树皮、叶等为原料手工制造纸张。各类书法团体、展览、比赛更是应接不暇。据报道,韩国人甚至在枫冷江寒、雪花旋舞的季节张设150米长的白绫,在浩大的天地间挥洒狂草,何等壮观的景象!恍然间令人梦回唐朝,然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切终究是异邦的场景。

  可以说,日韩书法之热度,甚至超过了书法的母国——中国。

  书法教室一派古风

  书法在一个社会的普及程度,与其教育密切相关。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书法课。书法学习一般始自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毕业,6年时间已小有所成。此外,社会上还有许多以一些知名书法家为核心而成立的“书法教室”。日本大概有1/3的儿童入“书法教室”学习书法。儿童入室学习,从执笔练习入手。“书法教室”用纸讲究,规格高古,长9寸,宽7寸,并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半纸”,书写时纸左墨右,老师们有的从数字“一”到“十”入手,有的则从“永”字八法或平假名46字开始教习。

  这些“书法教室”所属的团体都办有“竞书”杂志。杂志每期公布本月的竞书内容及两个月前作品的评比结果,并刊出每一等级的学员名单。竞赛内容与授课内容基本一致,如春和景明之时,多写“春天”或“樱花”等字。书写优秀者可提高一个级别,如果小学生的书法能达五段、六段水平,即可算是“小书法家”了,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这种书法教育模式颇类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以书法家为核心,老师耳提面命,学生心领神会,由此派系相传,颇有古风。由是观之,日韩两国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

  我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是门庭冷落。书法教育几成空白,以至于很多高学历者写字竟至于到了无法辨认、不堪卒读的地步。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下,学习书法没有任何实际好处,无怪乎在学校教育中,书法兴趣班远不如钢琴班、奥数班热门。此外,很多教育者对书法的艺术价值认识不足,仅仅将其当成一种“修身养性”的纯艺术来欣赏,从而忽视了书法根本的文化传承功能。

  书法艺术融入文化产品

  在日本,书法不仅与基础教育、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融入到了诸多文化产品的设计中。许多著名设计师,几乎都是汉字专家,他们从汉字书法中汲取设计灵感,对汉字书法进行创新改造,并将其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书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典型日本设计风格的一种体现。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