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人们将丰收节也称为惠比里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332 更新时间:2010/2/23 10:38:32 文章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新华网东京2月18日电 特写:日本早春:舞起惠比里,唱起丰收歌

    新华社记者丁静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位于日本北部的青森县八户市,2010年2月的早春还是一片冰雪的世界。人们不忙着春播的准备,而是跳起丰收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农渔丰收。

    在日语中,平整土地的农具“朳”叫惠
比里。于是,人们将丰收节也称为惠比里。2月17日,八户丰收节拉开帷幕。

    丰收节最重要的节目是跳丰收舞。舞蹈的主角称为“太夫”,其次还有吹笛人、敲鼓人、打镲人、歌手等,一般10人到30人组成一支舞蹈队。舞蹈队以不同的地区为单位,在丰收节期间演出。

    2月17日天还不太亮,记者来到舞蹈队集结的地方——长者山新罗神社,参加演出的全部32支队伍已基本到位。陪同记者采访的八户市观光课主事佐藤正树说,不少地区的舞蹈队前一天晚上就抵达神社,忍受着夜晚的寒冷,就为第二天排在第一个进行表演。

    在新罗神社举行的仪式叫“奉纳”。顾名思义,就是各舞蹈队分别献祭,献上敬神的舞蹈和当地的特产。神社主持则代表“神”回敬一份“礼物”给“奉纳”的队伍。

    上午7时,舞蹈队陆续从新罗神社出发,游行至中心街,进行公开表演。

    当地人将中心街的表演称为“一齐折哩”,意思就是一齐跳舞。这个时候,各舞蹈队之间的“同”与“不同”显现出来。

    相同的是历史传统。丰收舞传说最早开始于800年前的镰仓时代。当时的八户地区有个财主的仆人去拜访富人家,借着酒劲拔刀乱舞,机敏的农民藤九郎唱起种植歌,把朳拿在手里舞得上下翻飞,仆人被吸引,便放下了手中的刀。这个故事最后被编成舞蹈流传至今。

    丰收舞展现的是农业耕作场景。节目由“太夫”的表演、孩子们的“艾康艾康”舞、松之舞、大黑舞和惠比须舞组成。“太夫”代表着藤九郎,带着“乌帽子”,穿着开襟褂,手里拿着朳演变来的道具,脚上则穿着草鞋,表演中念念有词。据说,稻田之神听到后会下凡到太夫的乌帽子上,而乌帽子象征着当地农耕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马匹的颈部。“艾康艾康”舞是由一群手持“泽尼-大意康”的小朋友跳的舞蹈。“泽尼-大意康”是一种特质的道具,由硬币穿制而成,舞动时声声作响。松之舞则表现了一个烂醉如泥的男人,握着松枝跳舞,口中还唱着歌。大黑舞的表演者一手拿着带铃的木槌,一手拿着扇子。一边舞蹈,一边唱歌。而惠比须舞的表演者手拿一支竹竿,表现了钓鱼的场景。

    八户丰收节也被称作“报春节”,将持续三天,表达当地人期盼春天到来的心情。丰收舞从800年前流传至今,经历了明治时代100多支队伍参加表演的鼎盛时期,后逐渐衰落,直至今天的不到40支队伍。但每支队伍中孩子们的认真表演,还是让这个节日显得后继有人。

    据介绍,八户丰收节延续到今天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项目之一,吸引着来自各国的游客。

[1] [2] [下一页]


璺�鐠愵垶鈧碍妫╅張顒冾嚔閸忓秳鑵戞禒瀣瀭鐢喗鍋嶉崝鐐垫倞閸樼粯妫╅張顒傛殌鐎涳讣绱�
璺�鏉╂ê婀稉铏规殌鐎涳附妫╅張顒傛畱娑擃厺绮欑拹纭呭閹厧鎮ч敍鐔荤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鐢喕缍橀幖鐐茬暰閿涳拷
璺�閸忓秹娅庢稉濠佺閻ㄥ嫭妫╅張顒傛殌鐎涳缚鑵戞禒瀣瀭閻ㄥ嫮鍎查幁纭风礉閺冦儲婀伴悾娆忣劅娑撳秷顩﹂柦鎲嬬磼
璺�閺冦儴顕㈡禍銈嗙ウ閼卞﹤銇夌€广倧绱濋崶钘夊敶閺堚偓閻忣偆娈戦弮銉嚔閼卞﹤銇夌€广倓绠f稉鈧敍锟�
璺�閻f瑥顒熼弮銉︽拱娑撳秷顩﹂柦鎲嬬礉閸忓秷鍨傜敮顔藉亶閸旂儑绱�
璺�閺冦儴顕㈡禍銈嗙ウ鐠佸搫娼ч敍灞芥禇閸愬懏鏁為崘灞肩窗閸涙ɑ娓舵径姘辨畱閺冦儴顕㈢€涳缚绡勭拋鍝勬涧娑斿绔撮敍锟�
璺�鐠愵垶鈧碍妫╅張顒冾嚔閸忓秷鍨傜敮顔藉亶閸旂偟鎮婇弮銉︽拱閻f瑥顒熼妴锟�
璺�鐟曚焦鍏傞崢缁樻)閺堫剛鏆€鐎涳箑姘ㄩ幍鎹愮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閿涳拷
璺�鐠愵垶鈧艾绠嶉崨濠傛値娴f粣绱濋崷銊ㄧ柈闁碍妫╅張顒冾嚔閸掑﹦娅ラ獮鍨啞閿涘本妫╃拠顓炵吙鐠侇厹鈧胶鏆€鐎涳附妫╅張顒傛畱閹恒劌绠嶉獮鍐插酱閿涳拷


51La閸忓秷鍨傞悾娆忣劅閸忓秷鍨傞悾娆忣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