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古代的政治架构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凤凰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2 19:20:38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
战国时代是日本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要了解这个时代,首先就要对古代日本的政治架构有个基本的了解。 一、大化改新与律令制国家 公元6-7世纪,整个东亚局势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大陆上,中国结束了西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开始了隋唐大一统时代,在朝鲜半岛上,新罗开始逐渐强大,并威胁到日本在朝鲜半岛上的盟友--百济的生存,这两大变化对日本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在日本国内,佛教和儒学的影响逐渐扩大,同时,原有的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面临着严重危机,这一切意味着变革的到来。 变革是必须的,关键是如何变革,善于模仿的日本人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模版,那就是大陆上欣欣向荣的隋唐帝国,隋大业三年(607),日本的圣德太子派遣隋使来到中国,要求学习中国的文化,隋朝方面派遣裴世清回访日本时,日本表示:“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我夷人,僻在海隅,不闻礼义,是以稽留境内,不即相见。今故清道饰馆,以待大使,冀闻大国惟新之化。”(《隋书》卷八一《东夷传》)一句“冀闻大国惟新之化”道出了日本人要求学习中国的本意。遣隋使遂成为定制,在大陆上发生了隋唐换代以后,遣隋使也变成了遣唐使,随着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日本更为重视寻求和中国直接交流的通道,遣唐使在西入中国的旅程中,虽然危难重重,一遇风浪多有死伤,但日本人仍然锲而不舍,日本的留学生回国后,就成为变革势力的主体力量。 变革在645年开始,是年,日本的中大兄皇子在中臣镰足的支持下,发动政变,铲除独断专行的权臣苏我入鹿及其势力,夺得政权。孝德天皇即位,改元“大化”,中大兄为太子,在中臣镰足等革新派的主导下,开始了史称“大化改新”的改革。 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大兄即位为天智天皇后,颁布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开始了律令制国家的发展历程。天智天皇死后,发生了壬申之乱,最终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击败了天智天皇之子大友皇子,成为这场权力争夺之战的胜利者,即位为天武天皇。 天武天皇迁都飞鸟净御原宫,开始进一步推行改革,将全国所有的土地、山泽一律收归国有,继续推行班田收授和租庸调之法,制定“八色之姓”来固定贵族的身份秩序。681年,制定了《飞鸟净御原令》以巩固改革的成果,大宝元年(701),正式制订《大宝律令》,养老二年(718),对律令进一步修订,是为《养老律令》。日本律令制国家体系基本上形成。 所谓律令制,就是用律令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制体系来统治国家,日本的律令大体上吸收了中国唐朝的律令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天皇居于核心地位,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天皇以下分为良民和贱民,良民包括贵族、官僚、皇族,也包括没有特权的平民,贱民则分为陵户、官户、家人、公奴婢、私奴婢,通称“五色贱民”,贱民没有氏姓,也没有人身自由权,其中,公私奴婢在律令中被当做财产看待,可以转让和买卖,“奴婢者,律比畜产”。良贱身份都是世袭的,良民犯法也可以贬为贱民,贱民也可以视律令规定而“放贱从良”,这确定了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710年,日本迁都奈良的平城京,标志着奈良时代的开始,天皇统治的律令制国家进入繁荣阶段。 天皇在律令制国家中居于主导地位。日本向来认为天皇是万世一体的,比如1889年颁布的亚洲第一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条就写着:“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所谓万世一系,其实颇值得怀疑。根据日本官方的说法,第一代天皇是神武天皇,读《日本书纪》、《古事记》里有关神武天皇的记载,其中有太多不可信的部分,神武天皇有点类似中国传说中的上古神皇伏羲、神农、轩辕,其事迹都是传说,其中有许多夸张和联想。史学界对此也颇多争论,甚至有人认为神武天皇就是秦始皇派出东渡的徐福,此说没有确切根据,但也沸沸扬扬地传于一时,事实上,神武天皇是否存在,还要打个问号。至于再前面的一些八岐大蛇之类的传说,也只能作为传说看待了。 二、摄关与院政的角逐 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也就是今天的京都,开始了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个转折的时代,此时日本从律令制国家开始转向武家政治。而这个时代政坛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摄关与院政。 大家在玩《太阁立志传》游戏的时候,里面的新武将登入中有一个武将出身的选框,选项有三个:源氏、平氏、藤原氏。这三个选项确实让许多不太接触日本史的人感到困惑,这就涉及藤原氏的摄关政治。 藤原氏来源于大化改新的名臣中臣镰足,他在消灭苏我氏的政变和后来的大化改新中都是中大兄皇子即天智天皇的得力助手。中臣镰足死于669年,在临终前,天智天皇曾经亲自来探病,并且授予他“大织冠”的冠位,来表彰他的功绩,同时赐姓藤原氏,这就是藤原氏的起源。中臣镰足死后,他的后代世代为官,权重一时,中臣镰足之子藤原不比等就是《大宝律令》撰修的主持者之一,而且官至右大臣。藤原氏还与天皇家族保持着联姻的关系,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光明子为圣武天皇皇后,开创了藤原家立后之先声。权臣加上外戚的身份,使得藤原氏成为日本政坛上最炙手可热的家族。 养老四年(720),藤原不比等去世。藤原家还是继续辉煌。藤原不比等有四子,他们将藤原家分为四支:南家、北家、式家、京家。四兄弟都在朝廷担任重要职务,长子藤原武智麻吕死前官至正二位左大臣,死后追赠太政大臣;次子藤原房前官至正三位参议,追赠正一位太政大臣;三子藤原宇合曾为遣唐副使,官至正三位参议式部卿兼大宰帅;四子藤原麻吕官至从三位参议。这四个人都名重一时。神龟六年(729),藤原家与皇族的长屋王因为皇位继承人和皇后人选发生争执,最终藤原家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这一风波进一步确立了藤原家的稳固地位。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