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采访日本学校例行的防地震演习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白岩松看日本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4 10:57:0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日本小学的防灾演习

  拍摄日本“民众防灾意识”这一集专题。采访组的大部分同事先去了东京目黑区的一所小学,采访日本学校例行的防地震演习。

  每年3月初的第一周是日本的全国消防周,在这段时间里,日本每一所中小学,都会对学生们进行一次和地震火灾有关的预防宣传活动。我们恰好赶上了东京目黑区立东山小学进行的一次防灾演习活动,学校准备在不通知全校师生的情况下,进行一次全校范围内的防灾演习。我们准备对这个演习进行一次全程记录,看看孩子们应对突发地震的反应如何。目黑区立东山小学副校长久保荣说:“这种演习有的时候是上课的时候搞,有的时候是下课的时候突然就搞。”

  按照学校的计划,当天防灾演习的时间定在上午的10点10分,此时,除了三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之外,其他的学生都在教室里上课。为了真实记录下防灾演习开始后,学生们的各种表现,我们分别在学校一楼的教务处、二年级四班的教室外面和一楼一年级四班的教室里面都设置了摄像机位。据了解,目黑区立东山小学共有师生1000多名,那么对于地震、火灾这样突如其来的灾难常识, 他们到底知道多少?当灾难来临时他们又会怎么做呢?

  目黑区立东山小学副校长久保荣开始通过扩音器向全校发布地震警报:全体师生注意了!刚刚接到地震警报,我们所在的城市有地震的情况出现,请大家马上做好避难准备!做好应对准备!

  听到地震警报后,二年级四班的老师马上下达躲避的口令,学生迅速钻到桌子下面。一年级四班的教室里,代课男老师马上停止上课,并且指挥学生们迅速的钻到课桌下面,等待老师的下一步指令。我们发现,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在听到地震警报后,都用最快的速度避难,而从听到地震警报到实施躲避,都是在一分钟内完成的。与此同时,防灾演习总指挥——久保荣副校长又下达了因为地震已经引起火灾的警报,教室里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马上向操场的空旷地带集合。我们看到,学生们开始排着队往操场集合,这些孩子头上还戴着一个帽罩,主要是用来防烟火。很快,所有的学生都整齐的聚集在了操场中央,校长樱桥贤次先生总结了这次防灾演习的情况。就这样,一场毫无准备的防灾演习在短短5分钟里就完成了全过程。在这次防灾演习过程中,让我们惊讶的不仅仅是全校1000多名师生在5分钟内就全部集合完毕的速度和效率,还有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如一的安静、沉着、以及良好的秩序。我在现场采访了几位小学生。当地震发生之后,你应该做什么?目黑区立东山小学生甲:“首先我要保护自己的脑袋,然后注意周围有没有火,如果有火,先要熄灭。”学生乙:“我觉得如果发生火灾的话,通常都是吸进去烟才昏倒的,所以不要站着。而是要爬着出去。”如果真的遇到了这样的灾难,会不会害怕?学生丙:“因为我们平时经常做这样的训练,所以发生情况时我只要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来做就可以了,所以我不怕。”

  当地震、火灾等灾难发生的时候,目黑区立东山小学还是政府指定、提供给周边居民的第一避难所。这个写着防灾资材仓库的铁皮房子,就是灾难发生时给人们提供避难物资的专用仓库。 东京目黑区区政府防灾科科长崛井和孝说:目黑区总体上现在需要5万人避难的物资,全区一共有40个避难所,所以说每一个地方大约是1250人的份量。

  真是没想到,这个外表并不起眼的小房子里竟然储藏着灾难来临时刻能够给予人们生存保障的物资。崛井和孝科长介绍说,仓库里储存的食品保质期是5年,一般到第四年的时候就会更换,而更换下来的食品又会在进行各种防灾演习时让人们吃掉,所以不会造成浪费。另外,仓库里还备有照明取暖设备和发电机等电力设备,还有可以组装的便携式厕所。这样看起来,避难物资已经足够丰富了,然而又该如何保障这些物资在灾害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就能投入使用呢? 崛井和孝说:“在目黑区,这些人员都是区政府指定的工作人员。即使住的离这个区域比较远,最晚也要在一个小时之内到达。发生灾难的时候,这些工作人员马上就可以到学校来,马上就可以进行组装,所以用的时间会很短。”

  像这样的灾难体验馆,据说在日本各地很多,几乎每个城镇、每个区都有,学校的学生每年都来这一类的体验馆接受一次亲身的体验。由此,自然会联想到日本作为一个多地震国家,这个民族的防灾意识有多么强烈。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防灾意识,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确实非常奏效。几年前在哈尔滨一家名叫白天鹅的餐厅发生火灾,当时有一半的日本旅客在里面就餐。突发火灾,日本人全部逃生,三十多位国人遇难。同样的灾难,不同的反应,这的确反映出了两国国民的差异,反映了日常的防灾意识和训练的不同。

  此外,日本有3000多个市、区、町、村,他们的自主防灾组织率大约为60%,多数家庭加入其中。日本最重要的防灾组织是“消防团”,各地都有类似“民兵联防”组织的消防体系和财政拨款,消防团的成员都是由精干的青壮年出任。他们经常训练,形成了地区防灾和互助的骨干力量。在日本,大街小巷都不难找到用来防灾避难的场所。许多居民社区,还会经常发布各区政府指导居民进行日常防灾训练与防灾活动的通知和安排。

  灾难固然可怕,但是更加可怕的是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缺乏应对的常识,因此,在结束本期节目时,我们内心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是社会还是个人,都有责任让公众拥有更多的防灾常识,这样“出入平安”才不仅仅是一句吉祥话,而能够成为现实。

  深入人心的防灾观念

  去年7月份,一部名叫《日本沉没》的电影在日本上映。电影假想了一个因为巨大的海底活动——日本岛将在 90 天内沉没的情节,以“国家即将因灾难而毁灭”为重点,提醒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正在享受平静生活的日本人不要放松警惕,要永远保持危难意识。这部影片在日本上映后,立即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并打破了日本票房纪录。电影中的情节是人们想像出来的,而1995年1月17日凌晨5点46分的阪神大地震却是日本人真实的集体记忆。这场大地震造成 6434 人死亡,将近 万人受伤,约 65 万座建筑物受损,经济损失达10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为了纪念这场灾难,2002年,日本政府和兵库县耗资60亿元,在神户市中央区建成了“人与防灾未来中心”。5年来,已经先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250万人到这里参观。

  “人与防灾未来中心”中心馆长河田惠昭说: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认为灾害与他们没有什么相干,也一点也不了解灾害实际上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损害。他们到这里亲眼看见,亲身体验了这些事情以后,就会感觉到实际上灾害和灾难并不是和他们毫无关系,而且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就降临,这个影响对这些参观的年轻人影响是最大的。

  在“人与防灾未来中心”,不但可以在这个电影放映馆看到当年阪神大地震的模拟重现;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屏了解灾后重建的城市和街道;除了纪念和展示外,“人与防灾未来中心”它还担负着培养人才、调查研究、派遣抗灾专家、以及资料的收集和保存等多种工作,以把阪神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流传给后世。日本千叶县我孙子市的一位老人,就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历史上的两次大地震。“关东大地震时,我两岁。阪神大地震时我上大学了,上长寿大学。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灾害的严重性,后来才知道确实很严重,我还参加过捐款。”

  在先后经历了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后,老人深知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损失,所以,他和老伴多年来一直都非常注重家庭防灾。我们看到老人家里的家具都有专门的装置和房屋墙壁固定在一起,防止地震时家具倒下伤人。老妇人还随手拿出一些储藏的干粮,她说这些防震食品是她昨天刚刚从超市买回来的。老两口告诉我们,这些防灾用品只是家里储存的很少的一部分。他们随后又把我们带到他们家的库房,抬出一个大箱子,里面水、食品、手电筒等几乎所有应对灾害的必需品都一应俱全。这个家庭并不是专门为我们采访安排的,而是我们在采访老人社会话题时,顺便问了一下。没想到他们防灾准备如此细致。可见他们平时的防灾意识有多强。

  从大娘家看到的防灾用品,无论从包装上,保质期上,似乎和其他的生活用品多少还是有些差别,那么在日本这样的商品是不是随处都可以买到,在什么样的商店卖呢?于是我们又走进东京一家防灾生活用品店:东急百货。这是一家多层的百货商店,一走进东急百货地下一层的防灾用品商店,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防灾用品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片柜台面积大约有三四十平方米,五花八门的防灾用品让你想都想不到,有可自行发电、可收广播、可给手机充电的多功能的手电筒,有防止室内衣柜倒塌的固定器,有应有尽有的家庭防灾救险箱……销售员安土知宏告诉我们,近5年来,商店里的防灾用品销售额一直在持续走高,生意非常好。有一件物品是特别值得我们借鉴,是根据12年前的阪神大地震灾后总结出来的。它是一个大急救包,里头有十几种东西,例如人们遇到地震之后最需要的水桶和各种各样的急救药品等,里面还有有一个类似于电筒的东西,一机三用,既是电筒,又是手机的充电器,同时又是收音机。因为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往往没法通过电视去了解相关的灾情,通过这样一个收音机就可以了。还可以当手电用,还能给手机充电等,这个包折合人民币不到一千块钱。销售员安土知宏说“五六年前,人们的防灾意识不强,主要是老年人来购买。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特别是到周末,一些年轻的男士或者是情侣来买的也很多。”

  安土知宏说,目前东急百货一共有17家连锁店,每一个防灾用品专卖店里的商品都基本一致。由此可见,日本防灾体系已经贯彻到生活和商店流通领域,而且已经准备到了每一个细节。

  看到这些防灾用品,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日本制造商们的精明,而是日本大众普遍具有的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据说日本人出门办事,大家都会自然联想到“如果今天发生灾害怎么办?”这是日本人从小养成的意识和传统,也训练出了各种应对灾害的手段。中国人相反,有人一说到小心防灾之类的话,大家一定会呸!呸!让他少说不吉利的话。这种民族性的差别,从精神层面而言,确实有差异。勇敢面对,才有可能克服困难,许多时候许多问题,我们缺少勇敢面对的勇气。

  除了建设纪念馆和体验馆普及防灾知识提高防灾意识外,日本政府对灾害预警等的科技投入也是相当巨大的。近 40 多年来,日本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防灾预算在国家整个年度财政预算中始终保持在 6%--7% 左右,发生特大灾害时比例还会明显提高。秋草直之是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的董事长,多年来,他一直积极参与日本政府的防灾减灾工作,并曾经担任过4 年的日本内阁府东京地震委员会的委员,主要负责为日本政府防灾部门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担任管理顾问。他说:“比如说海啸,如果事先预测到的话,可以提前预报,这样的话人们就可以提前避难,减小损失。如果没有这个功能,受灾者会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而没有这个功能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秋草直之先生说,地震是日本最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而怎样巧妙合理的利用地震波产生的时间差,迅速向民众以及交通运输等部门及时发出警报减小损失,是日本在防灾方面需要不断增强的。秋草直之还打开一个点子地图给我们介绍:“这是一个日本地图,我们现在预测在东海地区会发生一个比较大的地震。如果发生地震,会发生S波和P波。P波先传,然后是S波,从东海地区到东京之间的传播速度大概有45秒的时间里,我们就可以停止地铁、高速公路的汽车,可以同时发出各种各样的警报,让人们尽可能的逃生。”

  在日本,地震发生时,如果地震部门预测到的P波相关数据已经达到了足够的破坏强度,当地的地震预警机制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自动启动,把警报信息发送到轨道交通、公路、民航等运输部门,以及企业、居民社区等部门,接到预警信息后,这些部门自身系统内的专用预警机制也会同时启动,并通知各部门和居民迅速做出防灾避难的反应,从而将灾害的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在日本,这个系统是公开的,公司内部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向周围的人们传递这个消息。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