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画家平山郁夫辞世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3 14:04:33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感动于敦煌艺术的魅力

1958年元月,中国敦煌艺术展在东京开幕,当平山郁夫看到“飞天”生机勃勃的姿态,从广岛死里逃生的苦闷心灵被深深震撼。那些展品是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常书鸿多年来亲手临摹的复制品。身心疲惫之中,平山郁夫的脑海浮现出一位旅行僧形象:玄奘骑着白马,历经艰辛求得真法,穿越沙漠,回到鸟语花香、绿草如茵的绿洲;骑黑马的僧人手指前方,象征使命感。这幅画抛弃以往风俗画的具象手法,着力刻画潜在内涵。这幅名为《佛教传来》的作品成了平山郁夫的成名作。此后,佛教的主题成了平山郁夫绘画的重要题材。

敦煌是佛教东渐途中最重要的中转站。上个世纪70年代末,平山郁夫第一次来到敦煌莫高窟,为敦煌壁画的强烈魅力所感动。回到日本后,他开始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募集资金,还通过民间捐款的形式募集资金,在这个基础上,“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得以成立。在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亲善大使期间,他呼吁保护中国敦煌壁画等文化遗产,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平山郁夫迄今18次访问敦煌,遍访丝绸之路,追寻玄奘身影。从零上70摄氏度沙漠到零下30摄氏度深谷,平山郁夫都有真实体验。他为日本奈良药师寺创作大唐西域壁画,描绘丝路沿途风光以及玄奘战胜劫苦的胸怀,历时20年。

平山郁夫喜欢敦煌艺术,他在任东京艺术大学校长期间,常常率领学生到敦煌观摩学习敦煌艺术,并要求学习东洋绘画的学生必须去敦煌学习过才能毕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任亲善大使期间,常常奔走于中亚、南亚和中国等地,为中国的敦煌莫高窟、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柬埔寨的吴哥窟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此外,平山郁夫曾任日中友协名誉会长,从事日中友好活动。2002年,中国政府为表彰他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向他颁发了“文化交流贡献奖”。

上一页  [1] [2]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