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碧岩录》与日本茶道文化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第一茶叶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2 8:47:52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三、《碧岩录》渗透于日本茶道的内容与形式

  日本茶道是在一代代茶人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改善的过程中臻于完美成熟的。虽说日本茶道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即不离茶道的母体文本--禅。茶道的一些重要理念,我们都不难从《碧岩录》中找到其母体源头或诱发点。

  "和敬清寂"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敬清寂"之心境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追溯到这一理念的首倡者珠光。当年,珠光在回答义政将军有关茶道的询问时说:"人人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间,和兮敬兮清兮寂兮。"由此可见,"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即是达到"和敬清寂"的手段,而这皆可以在《碧岩录》中找到其母本:如第四则公案中"真空无相"的三昧境界,第四十六则中"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中火自凉"的劝诫,分明都是"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有着神形相似之处。如果将"和敬清寂"的意境与"夹山境"比较一下,同样也可发现二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日本茶道场所,常常挂有"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的偈联--此联出于《五灯会元》卷五:有僧问,"如何是夹山境?"善会说,"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北宋政和年间,园悟克勤禅师住持夹山,评唱《颂古百则》时居碧岩丈室,有感于"夹山境"之深邃,叹谓,"碧岩不离此处,此处不离碧岩,摄大干于毫端,融芥尘于刹海,衔花鸟过,抱子猿啼。"这番话更是对"夹山境"作了进一步的诠释。此后他的弟子将他的代表作以"碧岩"名之,亦可谓情有独钟。随着以《碧岩录》为主要载体的夹山茶禅文化的东渡,"猿抱子归","鸟衔花落"一联也飘洋过海,登茶道之大堂,人茶人之雅室,成为茶道场所最常见的偈联。这是因为此联不仅是对"夹山境"的高度概括,更与日本茶道所推崇的"和敬清寂"意境相谐相融。联中既有诗情又寓禅意,勾勒出一副祥和、空灵、澄明、恬静、慈悲的画面:猿抱子归,无猛兽之惊扰,惟母子相依之亲情,鸟衔花落,无风雨之侵袭,独自由飞翔之怡然。猿归青幛,暗寓彼岸之意,花落碧泉,内蕴涅


 

 


 

上一页  [1] [2] [3]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