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本茶产业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第一茶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1 12:38:46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
日本茶产业掠影 王亚雷先生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师从中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攻读硕士,随后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创办日本中国茶协会,致力于中国茶在日本的推广。目前,其还担任世界茶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同时为日本一些茶企承担顾问工作。 近年来,王亚雷先生经常往来于世界各地和国内的主要产茶区,受邀担任各类评茶大赛、茶艺大赛评委,在一些有影响的茶文化论坛活动上发表演讲;与国内茶叶组织合作,多次在日本举办中国绿茶评比活动,宣传、扩大中国茶在日本的影响。 在王亚雷先生指导下,以经营中国茶为主的日本东京游茶社曾连续多年在网上评比中,成为日本消费者最喜爱的茶馆;开设的中国茶评茶师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日本籍的评茶员和评茶师。 8月中旬,应尹智君董事长邀请,王亚雷先生与老舍茶馆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对话和交流,详细介绍了日本茶的深加工、包装、茶叶审评方法。根据录音整理后,本期予以刊载,与读者共同分享。 日本茶叶评比活动:站在消费者角度对参评产品进行综合评定 我已连续参加了三届日本绿茶评比大赛,在评比项目设置、评比方法和专家组成上,日本与我们国内都有不同。我们国内茶叶评比通常包括外形和内质两个方面,内质一直评到叶底,在日本评茶是不评叶底的;评比方法上,中国评茶用的样盘是白颜色的,日本是黑颜色的;而去年和今年的日本世界绿茶大会专家组成员中,有一半是茶叶专家,其他评委则是茶叶领域之外的专家和学者。那么,不懂茶的人怎么做评委? 日本绿茶评比大赛的评比项目分为茶叶品质和包装外观两部分。品质我国一般分为四大因子,但这里面只评香气和滋味,两项加在一起占到总分数的40%,其它60%的部分,理念和茶叶的名称能不能吸引人占30%,包装设计创意占20%,价格占10%。这种通过看包装、品品质,看定价在市场上能不能接受的评选方法,完全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 大家要问这种评茶的效果行不行?去年日本绿茶评比大赛组委会要我签字做评委我是不愿意的,因为我开始不大认同这种评茶方法。但评过一次后,我的观念有所改变,为什么?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茶叶不单是专家来评的,还要看消费者能不能接受,如果我们的茶叶消费者都不接受的话,评比有什么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