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高价”水果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腾讯网 点击数337 更新时间:2009/7/15 21:27:09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点击浏览下一张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点击浏览大图

到过日本的同胞们,往往只注重日本的水果、蔬菜贵的一面,却忽视了其品质出众的一面。日本的神户牛肉,在纽约卖得最贵,也卖得极好,靠的是品质出众。中日两国食品消费的区别是:中国食品便宜,但品质差;日本食品贵,但品质好。中国食品若能达到中国价格,日本品质,则国人有幸。

受收入限制,中国百姓饮食消费观的主流还处在价格第一、品质其次的阶段。日本民众消费则已习惯品质第一、价格其次的顺位选择。

例如:前几年,通过几十年艰苦谈判,美国终于敲开了日本进口米市场的大门。进口大米价格只有日本大米的1/5,一度把日本米业几乎冲垮。不过盛景不长,半年后日本人纷纷发现进口大米的口感与自己的习惯不同,又转而竞相购买高价的本国米(一公斤约合50元人民币)。结果,日本米一度几乎脱销,进口米则大量积压。逼得政府出台法令,要求商家只能卖“进口大米”或卖“混合大米”,不能单卖日本米,以消化进口大米,减轻市场压力。折腾了一气,日本人又回归到只吃日本米的传统,虽然价高。中国大米进不了日本,总有人说是贸易壁垒,其实质是日本消费者不买帐。若不思改善品质,光找日本政府的碴,不是路子。

讲究品质至上的日本市场,追崇真正极致的果品。一粒极品草莓、枇杷能卖到三、五十元人民币,一个极品哈密瓜、西瓜能卖到三、四百元人民币。有笔者3月6日在东京日本桥附近的高档商店拍摄的影像为佐证。

[1] [2] [下一页]


璐€氭棩鏈鍏嶄腑浠嬭垂甯偍鍔炵悊鍘绘棩鏈暀瀛︼紒
杩樺湪涓虹暀瀛︽棩鏈殑涓粙璐硅嫤鎭煎悧锛熻疮閫氭棩鏈甯綘鎼炲畾锛�
鍏嶉櫎涓婁竾鐨勬棩鏈暀瀛︿腑浠嬭垂鐨勭儲鎭硷紝鏃ユ湰鐣欏涓嶈閽憋紒
鏃ヨ浜ゆ祦鑱婂ぉ瀹わ紝鍥藉唴鏈€鐏殑鏃ヨ鑱婂ぉ瀹や箣涓€锛�
鐣欏鏃ユ湰涓嶈閽憋紝鍏嶈垂甯偍鍔烇紒
鏃ヨ浜ゆ祦璁哄潧锛屽浗鍐呮敞鍐屼細鍛樻渶澶氱殑鏃ヨ瀛︿範璁哄潧涔嬩竴锛�
璐€氭棩鏈鍏嶈垂甯偍鍔炵悊鏃ユ湰鐣欏銆�
瑕佹兂鍘绘棩鏈暀瀛﹀氨鎵捐疮閫氭棩鏈锛�
璐€氬箍鍛婂悎浣滐紝鍦ㄨ疮閫氭棩鏈鍒婄櫥骞垮憡锛屾棩璇煿璁€佺暀瀛︽棩鏈殑鎺ㄥ箍骞冲彴锛�


51La鍏嶈垂鐣欏鍏嶈垂鐣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