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太鼓代表人物林英哲,将在新加坡演奏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21 11:08:53 文章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当今日本太鼓代表人物林英哲,将在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会,使用14种不同太鼓演出,鼓槌落点或如微风呢喃,或如雷神轰鸣,惊天动地。            

  久闻太鼓王林英哲(Eitetsu Hayashi)之盛名,见面才发现他并非想象中的英挺俊拔,但看他击鼓却是孔武非凡,身体仿佛变成乐器的一部分,鼓槌落点或如微风呢喃,或如雷神轰鸣,听者连灵魂都要被敲击出来般,天崩地裂。

  林英哲是当今日本太鼓代表人物,也是日本第一位独立太鼓击者,技巧出神入化,集力与美的演奏,原始而震撼。

  他这次是应新加坡华乐团邀请,在名为“东瀛雅乐”的音乐会上压轴演出,带来他最著名的招牌曲目《飞天游》。

  这是日本作曲家松下功特别为他量身定做的,原写给太鼓和管弦乐团,现特别由作曲家首次改编成华乐版。林英哲说:“这是一部能充分表现太鼓技巧的作品,通过敲击出不同的旋律和色彩,表达丰富跌宕的情感,达到精神层面的某种升华。”

触角伸向爵士、摇滚、世界音乐、古典音乐

  太鼓是日本的代表性乐器,起源已不可考,但它与日本古文化息息相关。在日本古代,太鼓是用来驱瘟赶鬼的;在神道中,太鼓则被作为迎神宴飨。在日本佛教,太鼓象征了佛的声音,不论是在宫廷中、战场上、歌舞能剧中均有它的踪迹。

  57岁的林英哲出身广岛一个虔诚佛教家庭,父亲和三个兄弟后来都成为僧人,因此他一直受佛教音乐耳濡目染, 对祭礼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太鼓鼓声,更是体验深刻。

  1971年,19岁的林英哲加入日本太鼓乐团“佐渡鬼太鼓座”,成为创团团员,在日本佐渡岛上,以五年时间隔绝俗世精炼太鼓艺术,发展肢体语言,冀求完美的舞台呈现。此后,林英哲随团巡回世界各地表演,并曾与由小泽征尔指挥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同台演出。 经11年艰苦磨练,林英哲在1982年独立出来成为职业太鼓独奏家,并创立一套自己的表演形式,超越“雅乐”“能乐”“歌舞伎”的领域,以日本传统节奏和美学观点去表达现代音乐。

  林英哲说,在团体久了,对音乐的诠释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但却缺少对创新的弹性反应,因此他决定自立门户,便于进行各种尝试来将不同的太鼓加以组合,以前所未有的演奏法来创造新形式的太鼓音乐。

  多年来他的音乐探索把太鼓的触角伸向爵士、摇滚、世界音乐、古典音乐乃至舞蹈领域。从非洲鼓神齐达(Mamady Keita)到前卫钢琴家山下洋辅,都是合作对象。由于追随他学鼓的人特别多,人们多以为“林英哲派”就是太鼓传统乐派。“这是美丽的误会,但我很乐意让人们觉得我的表演是一种‘新传统’。”

使用14种不同的太鼓  最大的由300年老木制成

  以普及太鼓为使命,而太鼓也把林英哲带到世界各地。2000年他受日本指挥家长野健(Kent Nagano)之邀,参加柏林交响乐团的温布尼(Waldbuhne)森林音乐会,以压倒性魅力风靡全场,2万名观众起立欢呼,掌声不断,音乐会并通过电视向世界转播,进一步将太鼓推向世界。

  目前日本全国掀起太鼓热,学习击鼓者不分男女老幼。林英哲说,太鼓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身心灵的演奏活动,比起其他音乐家,太鼓表演者需拥有运动员般的体格,但又要像舞者一样具有肢体的艺术表现力。

  太鼓的特点在爆发力强,但仅仅是大声,又容易被认为是噪音。林英哲说:“重要的是鼓声必须有深度,要让听者有一种回归遥远过去的苍茫之感。我致力追求的就是敲击出一种既宏大又静谧的天籁之音。”

  这次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林英哲将使用14种不同的太鼓,最大的太鼓由300年的老木头制成,重150公斤,鼓声惊天动地。

  音乐会由叶聪指挥,除了林英哲,还请来日本国宝级的“都山”流派尺八大师山本邦山。他被誉为当今日本尺八第一人,能表现出最微妙的尺八音色和非凡的“超强吹”。他所演奏的《东渡鉴真大和尚》,由赵季平作曲,作品以“东渡”为题,通过几种鲜活的音乐形象的陈述和发展,构架出佛教“禅”的空灵境界。山本邦山也将与儿子山本真山合作演出新加坡华乐团于2007年委约松下功作曲的《天空之舞》。时间:晚上7时30分;地点: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

票价:28、38、58、78、98元,优待学生、国民服役人员及乐龄人士15、20元;售票:SISTIC(电话:63485555)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