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政策措施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资源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28 8:19:49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
|
一、日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政策措施 1.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日本农业历史上素有“多劳多肥农业”之称,即主要采取多投劳力和多施有机肥料的方法发展农业,农业机械的发展较为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二战后,政府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机械化迅速展开,到70年代,全国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进入80年代后,日本已成为世界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 2.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大量吸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日本战后从20世纪60年代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到80年代中期,由于迅速的重化工业化步伐及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蓄水池”。70年代以后,随着传统产业吸收就业人口的减少,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1985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上升到57.5%,到1990年超过60%。 3.积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户兼业化的不断深化 战后日本通过建立从国家至市町村一级的比较完善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即“农协”组织,使农户获得了充足的兼业时间,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创造了条件。此外,积极鼓励城市大企业到农村地区投资设厂,大力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等措施,也为农民通勤兼业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为非农产业培养大量合格劳动力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历届政府始终重视普及国民教育,特别是积极发展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战后,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1965-1973年期间,公共教育投资年平均增长17.6%,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率。高中的升学率从1955年的50%上升到1970年的82%,1990年几乎达到100%,40%的农村适龄青年跨进了大学校园。同时,政府还在农村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使其适应工作环境并获得劳动技能。 5.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1950年,日本城市人口比率仅37.5%,城市化水平还较低。此后,政府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在不断扩大原有城市规模的基础上,合并村镇,建立新城市。城市人口比率1955年为56.3%,1975年达75.9%,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接近90%。迅速的城市化步伐,使广大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城市人口,消除了城乡差别,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6.政府制定规划,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 在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专门提出农村劳动力动员计划。即计划在10年期间通过剥离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43万人,以弥补第二、三产业的雇用不足。1961年,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和“农业现代化资金筹措法”,曾规定在10年内要将农村中农户总数的60%转移到非农方面,同时由国家补贴利息,向农户提供长期低息贷款,促使农业现代化,改变原有的农业结构。同年,在政府有关法律的强制推动下,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实现了“全体国民均保险”的目标。 二、对我国的几点借鉴意义 1.消除农民进城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抓紧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保障进城务工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允许农民自主选择,进城定居,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推进农村医疗、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外部环境。 2.积极鼓励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在继续坚持并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应根据农民自愿的原则,积极鼓励并引导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并向经营大户适当集中,不断提高农业的经营规模,促进一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向城市转移并提高收入水平。 3.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应重视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继续普及和完善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专业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需要。 4.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就业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多渠道开发城镇就业岗位,更加充分地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发展城镇第三产业。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